达州市达川区:做足产业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05月04日   22:46 | 来源:达州日报
       达州市达川区迎来乡村旅游高峰,桑葚、草莓、樱桃等应季水果采摘体验,赚足了人气。
 
  连日来,达州市达川区管村镇金窝村一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打卡。“蓝天白云,吃现摘草莓、钓小龙虾,感觉太惬意了。”游客李荣感叹,“远处成片的花椒基地绵延不断,新农村处处都是美景。”
 
  4月27日,记者来到达川区双庙镇南岳寺社区10组的青花椒现代农业园,阵阵椒香迎面扑来,只见一团团、一簇簇青绿色的花椒果子缀满枝头,据了解,这里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宜花椒生长。2016年,当地引进了青花椒专业合作社,“下月中旬,青花椒早熟品种就可以采摘了,我们的产品都是供不应求。在技术上,合作社积极提供技术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向农户传播新的经营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同时邀请了重庆江津青花椒种植科技园、重庆农科院的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还不定期组织成员外出实地学习。”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此外,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该合作社还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现代一体化加工厂1个、300吨冷藏保鲜储藏库1个、保鲜花椒加工设备1套。
 
  据达川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伟介绍,目前,达川区花椒种植面积达20万余亩,主要分布在管村、罐子、石桥镇等地,全区花椒相关产业年产值约1亿元。2020年1月,达川区青花椒被列为全省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达川区是全省农业大区、百万人口大区、革命老区,也是全省88个贫困县之一。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2010年作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区县纳入四川省规划。
 
  达川区贫困总量大、贫困程度深,因病致贫现象突出,2014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村151个(含高新区9个),经过七年不懈努力,累计减贫9.4万人,15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9.88%降至零。
 
  脱贫攻坚工作号角吹响以来,达川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决战决胜、不胜不休,用最大的决心、最实的举措、最严的标准、最有力的行动,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围绕“六个精准”“三个重点”,着力打好“基础达标”“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攻坚战,2018年顺利摘掉省定贫困县帽子,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区,(紧转第三版)(紧接第一版)并在全省脱贫成效考核、“五个一”帮扶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中连续两年跻身为“好”的先进行列。
 
  据了解,达川区结合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等契机,因地制宜重点围绕稳定“粮油、蔬菜、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品加工、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种业”三大先导产业,构建达川现代农业“3+3+3”产业体系,实现“乡乡有特色、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的扶贫增收新格局。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邱霞
 
  
(责任编辑:达州)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