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通川区大力倡导厉行节约,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当好节能降耗“急先锋”,为建设“品质通川”、打造“有礼之城”奠定持续发展基石。
达州市通川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办公、垃圾分类、节能宣传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0年,全区成功创建节约型机关36家,其中区人民医院、区检察院分别创建为省级和市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同时,成功创建“品质机关”20家。
绿色发展是打造“品质通川”的必由之路,通川区倡导绿色办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行无纸化办公系统,降低办公设备待机能耗,逐步实现全区域节能、节约。区检察院通过采用无纸化办公系统每年节约26万余张。
通川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吴月星我们打造无纸化综合会议系统,推广办公无纸化,大大减少了纸质文件,既节约了用纸,又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政策,每年节约纸张26万余张,节约经费2万余元。
机关食堂全面推进绿色食堂建设,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熟料制品每年近3吨,通过光盘行动的开展,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节约意识。
通川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科丹通过机关食堂的升级改造,提升就餐环境和品质,倡导光盘行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为在我区蔚然成风。
全区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出行,通过节水、节电、节约办公耗材,人走灯灭,空调温度夏季设置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等节约行为在干部职工中蔚然成风,大大降低了机关运行成本。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回收体系,强化资源利用,有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通川区马房坝社区党委委员魏涛:我们垃圾分类这个小区,每天基本上有300多斤的生活垃圾,每天有20多斤可回收的垃圾,能产生二三十元的经济效益。现在小区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很认可。
马房坝社区实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果,每年产生的有害垃圾通过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大气污染,同时可回收物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十三五”期间,通川区上下按照行为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并重原则,坚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全区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呈下降趋势。五年间,全区人均综合能耗比2015年累计下降16.36%,累计改造单位节能建筑面积近2万㎡,人均水耗累计下降24.3%,有力促进了节约型社会建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责任编辑:赵华勇编辑:黄媛媛
(责任编辑: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