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万源市人民法院积极作为,多举措多点位协同发力,不断提升司法公正质效,有效促进公平正义实现。
做实“三举措”扎实推进环资审判工作。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健全环境资源审判体系。依托环境资源审判庭及八台山风景区旅游环保巡回法庭,集中审理辖区环境资源刑事、民商事及行政案件,实现环资案件专门化审理。坚持环境资源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不断强化队伍配置及专业化建设,推动环资审判公正高效运行。针对景区游客流动性大、驻留时间短的特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完成远程视频调解、开庭、送达等诉讼程序,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2021年以来,共审结环资案件13件,其中刑事8件、民商事2件、行政3件。
二是强化协调联动,形成群防共治环保合力。在辖区5个国有林场所在地建立村社法庭22个,将15名护林员确定为森林资源保护联络员,构建环资保护社会化综合治理格局。深化与环保、旅游、公安等部门沟通协作,与检察院加强公益诉讼案件协调会商,建立信息共享、群防共治网络。深化川渝两地环境司法协作,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奉巫城宣万”六地法院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促进川渝两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共同发展。
三是主动融入大局,提升环境司法保障能力。在八台山、龙潭河等景区开展环保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等旁听环资案件庭审,发布典型案例5件,营造环资司法保护浓厚氛围。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及时回访督促行为人履行修复生态环境义务,最大限度保护生态资源。对审理旅游纠纷、环资保护类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建议,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司法力量。
严把“四关”做好执行事项委托工作。一是严把“规范关”。建立“一个专门小组负责、一册专项台账管理、一台独立设备办理”的“三个一”工作机制,打造执行委托事项规范化办理模式。指定专人负责平台对接,每日对执行事项委托系统实时关注,确保及时签收并办理。制定完善《开展执行事项委托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办理流程。今年以来,共委托外地法院办理执行事项165件,办结率86.67%;接收外地法院委托事项273件,办结率95.6%。
二是严把“审查关”。强化执行事项委托审查,对委托执行事项,坚持“办案团队初审、指挥中心复审”的审查流程,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对受托执行事项,坚持“指挥中心初审、承办人员再审”的审查流程,材料需要补充完善的,及时与委托法院联络,确保受托事项不返工。执行事项委托工作开展以来,委托、受托被投诉率均为0,好评率100%。
三是严把“效率关”。先后多次组织学习执行事项委托办理程序及方法,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快速办理。不断完善执行指挥中心应急调度服务平台功能,配齐单兵、车载系统,升级视频会议系统,全员安装智慧执行APP,实现执行事项委托智能、高效办理。严格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将办理过程与结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杜绝懈怠。今年以来,受托事项办理平均用时仅4.68天,与去年同期相比缩短0.35天。
四是严把“协作关”。畅通法院间联络渠道,就执行委托、协调和协助、执行信息共享、财产查控处置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固化联系协作、合作保障等工作机制。与司法协作成员法院开展专题研讨,强化执行办案“同城效应”。深化与不动产、银行、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凝聚执行事项委托办理强大合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 责任编辑:赵华勇 编辑:黄媛媛
(责任编辑: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