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汉县桃花镇中心校开展“红色基地忆党史,不忘初心跟党走”参观学习活动为更好地让党员教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奋斗精神,5月14日上午,宣汉县桃花镇中心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前往本县红色教育基地---宣汉县清溪宏文学校开展红色基地忆党史,不忘初心跟党走参观学习活动。 宣汉县清溪宏文学校,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于1923年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2021-05-17 来源:中国发布网-达州发布中心
-
达川区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初显成效小春收获将至,为严控秸秆禁烧,达川区多举措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工作。自5月10号市政府召开秸秆禁烧工作会议以来,达川区做到了主城区内未发生一起火点,为2021年五烧管控工作营造良好开端。 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责任落实到位。达川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和部署秸秆禁烧工作,要求各部门、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负责制,实行主要领导包片,驻村领导干部包村,2021-05-17 来源:达川区政府网
-
达州大巴山生态康养之旅上榜13日,从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得知,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需求,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四史专题教育活动,文化和旅游部近日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300条,这其中就有达州大巴山生态康养之旅:宣汉县洋烈水乡-蓝莓谷-渡口巴人风情小镇-万源市富硒茶走廊2021-05-17 来源:达州晚报
-
宣汉县委组织部:答好“新阶段七问”“四个到位”践忠诚宣汉县委组织部坚持把答好达州新阶段七问、助力冲刺全国经济百强县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以四个到位彰显绝对的忠诚和务实的担当,坚决做到市委县委有号召,第一时间响应,市委县委有部署,第一时间跟进。 坚持深学细悟三个聚焦推动精神领会到位 县委组织部聚焦市委读书班精神抓关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了党史学习教育市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领导干部读书班精2021-05-17 来源:达州日报
-
全面推动宣汉锂钾资源综合开发、深度利用5月12日,中国达州锂钾资源综合开发大会在宣汉巴山大峡谷召开。 市委书记邵革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陈仁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熊隆东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春虎,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中国科2021-05-17 来源:中国发布网-达州发布中心
-
四川省统计局领导来开江调研5月12日下午,四川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智带领调研组人员,来我县调研乡村振兴、名录库基层基础工作和智谷机电产业园区劳动工资统计等工作开展情况。开江县委书记庞佑成,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石卫东等领导陪同调研。 陈智一行首先来到甘棠镇便民服务中心,听介绍、看展板,详细了解了该镇乡村振兴、名录库基层基础等工作开展情况。陈智对开江县统计基层2021-05-17 来源:开江县政府办公室
-
渠县召开“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引领思想破冰、改革破题、发展破局”主题活动5月13日下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引领思想破冰、改革破题、发展破局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县委书记王飞虎强调,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高水平高质量抓好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走深走实,用活动实际成效引领思想破冰、改革破题、发展破局,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飞2021-05-17 来源:渠县融媒
-
川渝联合发布!达州1园区获首批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授牌5月8日,重庆市经信委、四川省经信厅联合发布首批2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名单并授牌,其中达州开江经济开发区榜上有名! 首批20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覆盖了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川南渝西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将聚焦协同打造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2021-05-16 来源:达州发布
-
达州市达川四中召开半期德育安全工作会2021年5月12日,四川省达川第四中学半期德育安全工作会在学校第二学术报告厅召开。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班主任出席了会议。 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冉隆涛指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位工作;德育工作要贯穿以爱,用爱去管理,用爱去浇灌祖国的未来和花朵;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第一执行人,是学生最亲最近的人,要突出班主任队伍在德育工作中2021-05-14 来源:发布网
-
达州市启动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5月12日,达州市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在开江中学举行。 近年来,我市大力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夯实救援救灾能力基础,提升灾害应急应对能力,加大灾害救助和救灾物资保障力度,成功应对了20余次暴雨洪涝、地质滑坡、低温雨雪等各类灾害风险,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带来的损失。 据了解,此2021-05-14 来源:达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