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达州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以浓墨重彩之笔,勾勒出了一幅经济发展量质双升的壮美图景。
新时代,新使命。当下,紧盯创建国家高新区总体目标的达州高新区,在强化人才支撑上频出“新招”,采用创新机制、强化培育、搭建平台等方式,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让人才资源成为了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
创新机制扎实开展人才引育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可领交通、住宿补贴,为各类高端人才及重点企业核心人才提供“三位一体”人才服务,对首席技师每人最高奖励5万元,对引才留才星级示范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
近日,达州高新区先后出台了《人才津补贴申领办法》《首席技师、优秀技术评选奖励管理办法》《引才留才星级示范企业评选办法》《人才综合服务实施方案》“3+1”政策,让许多人才由衷点赞。
但达州高新区“求贤若渴”的体现不止于此。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添活力,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则是重要手段。
“我们将党管人才原则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基本确立。”达州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不断完善党工委统一领导、党群工作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人才工作体系;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研究“十四五”人才规划,细化工作任务6类14个,将人才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单位),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实施“达州英才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强化校企合作力度,加强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江苏大学、贵州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的合作,引进硕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共计20余名。
同时,出台了《达州高新区高端人才需求响应机制实施方案》《达州高新区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绿色通道”,为达州高新区创新发展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人才。
强化培育厚植经济发展优势
2019年,方艳拿到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文凭后,通过人才引进“十百千”工程,成为达州高新区的一员,目前在斌郎街道工作。
“她做群众工作很有见解和创新,解决问题雷厉风行,很值得大家学习。”提及方艳,同事们连连点赞。
“让高学历人才在基层岗位上‘淬火’,才能使他们在实践的磨砺中脱颖而出。”达州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科负责人说,达州高新区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更加重视给予人才较好的事业平台,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
在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大机关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以乡镇班子换届为契机,选派4名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到乡(街道)任职、6名科级干部与达川区交流任职,在全市范围内统筹选拔优秀党政干部4名、市级部门退居二线干部3名到达州高新区挂职,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完善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鼓励重点企业设立人才服务专员35名,建立重点人才需求收集办理常态机制;举办大型招聘会9场,提供岗位5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4000余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达州高新职业技术学院定向为园区企业培育产业人才2000余名。
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区级各部门选派18人到村(社区)任驻村“第一书记”,36人任驻村工作队员;选派26名教师、医师到乡村开展支教支医;会同人社、就保、社事局等部门举办乡村振兴人才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农村后备干部、种养殖技术人员等乡村实用人才2657人次。
搭建平台提升人才承载能力
平台是吸引人才的鸟巢,也是人才大展身手的舞台。
作为产业集聚区,达州高新区非常注重关键领域的人才供给问题,在搭建平台聚集人才方面不断发力。
达州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机制灵活、校企高度参与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支持校企共建工程硕士点1个和本科生、研究生实训基地6个;依托玄纤产业资源优势,与四川大学、哈工大、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协同推进玄纤研究院建设,为园区发展、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支撑。
已建成国、省级孵化平台2家,目前共签约企业76家,其中落地达州高新区企业62家;依托科技孵化器引进了四川省大型科研仪器与工业设备共享平台,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校联盟、哈尔滨工业大学等40余家高校院所、平台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提供10大创业服务、开展9大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学术交流3场;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挖掘知识产权1200余件,其中正在申报700余件、已授权400余件。
2020年以来,达州高新区聚焦与国家一流人才接轨发展,创建“异地养才为我所用”机制,在深圳市开创“人才飞地”引跨地域人才协作,扎实开展“双异”合作,建跨区域创新平台,持续释放、扩大高新区人才动能,探索走上了一条“异地英才为达州高新区下金蛋蛋”的新路子。
强化保障倾力打造人才福地
人才引进后,留不留得住,服务工作至关重要。
从大环境营造到个性化服务,达州高新区积极构建覆盖生活、工作、创业、学习的人才优质规范服务体系,让人才在此竞相成长、实现梦想。
健全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完善人才服务“优才卡”制度;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听取人才工作意见建议,落实整改时限;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及时帮助人才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建立一流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预算各类人才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养、激励、保障和项目支持、平台建设,保障人才待遇;严格落实各类人才安家补助、岗位激励、创新创业补助;建设科创大楼、人才公寓、公共活动室;常态开展“政银企”金融帮扶活动和“高新英才”计划人才引进活动,通过“政府+金融+人才+服务”多轮驱动,全面优化留才环境。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打出的人才工作系列“组合拳”,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发展有空间,让达州高新区成为群英荟萃之地。(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