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杨柳街道围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针对辖区商贸物流聚集、商圈发展提速、流动人口增多、社会治理多元等现状,着力强服务、优治理、促平安推动街道展现新活力、改革呈现新气象。
一、便民服务“微改革”,提升行政运行效能。聚焦群众“不会办”、企业“需急办”问题,创新推出“杨柳帮办”便民服务,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普遍设立综合服务窗口、企业服务专窗,一站式承接办理公共服务事项55项,代办涉企服务事项18项,协调区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下沉社区为企业开展集中受理办件。同时,对接“打工族”“上班族”“特困户”等特殊群体办事需求,积极打造“580我帮您”热线平台、“红色轻骑兵”进小区院落、“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留言“三大品牌”,切实构建“预约办、延时办、上门办、应急办”四种便民服务模式,今年1—7月共代办事项510余件,帮助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32个,有力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和质效。
二、共享空间“微改造”,提升基层治理温度。坚持以功能优先和居民感受为导向,按照群众活动空间、办公服务空间、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发展空间“三个三分之一”理念,亲民化改造党群服务中心6个,优化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公共空间功能布局,有效助力党群紧密联动。探索推行“1N”共享模式,以社区阵地为中心,在广场、小区、院落等区域辐射建立共享书画室、共享工具箱、共享学堂等“共享空间”,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激发了小区活力。试点开展“社区规划师助力环境微更新”行动,针对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晾晒难、停车难等问题,升级打造了美佳阳光景苑、教育花园小区等一批老旧院落,通过塑造新的消费场景、生态场景、生活场景,推动实现城市有温度、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散步、院落可聊天。
三、综合治理“微改进”,提升群众安全指数。高标准打造“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综合平台,整合辖区监控探头270余个,将治安巡防延伸到背街小巷、居民楼宇,按照“专人管理、平台调度、现场调处”的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处置重大事件和突出问题,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辖区”。建立“早中晚”民情调处机制,实行早收集、午梳理、晚会商,组建红袖标(党员志愿者等)、网格员、红色轻骑兵治理服务队伍,及时发现并调处问题,必要时协同区级职能部门、街道办、驻区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动治理,有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街道先后获得了“信访四无单位”“政法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 责任编辑:赵华勇 编辑:黄媛媛
(责任编辑: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