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榆社县打造的古建大军,又有吉利汽车构筑的“七星之路”;既做大了职教龙头,又做优了工匠学院;既开设“强伟专班”,更有“私人定制”模式……五年间,我市以一个个“硬核”举措,壮大产业工人队伍,为晋中建设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汇聚澎湃动能。
晋中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产业工人是晋中制造产业的核心力量。从2017年以来的5年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以九个“动”为抓手,强劲注入三大动力,持续探索产改路径,精心打造晋中模式,为产业工人提档升“技”赋能,取得了阶段性的新成效,为先行区建设凝聚了强大合力。
在2022年度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专项考核中晋中市、太原市和临汾市被评为优秀等次,稳居第一方阵。
顶层策动、机制驱动、县级牵动,注入产改原动力——
为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启动产改以来,我市坚持顶层策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编制实施“三个高位”整体统筹推进。市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把产改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进行再部署。及时调整了市产改协调小组,创造性地确定了8个行业主管部门,将省定的88个三级考核指标拓展为102个,市县两级都将产改纳入“十四五”规划……每一项、每一条都紧紧聚焦提升产业工人地位、打破成长“天花板”,确保产改更加精细精准、落实落地。
各项制度保障,激活产改“一池春水”。我市健全产改落实机制,制定出台了8项制度,建立健全了12项机制,将产改纳入市委重点督查事项,先后22次主持召开全市产改专题汇报会和调度会全面检点落实;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财政五年来统筹专项经费用于职业教育总支出18.87亿元、职业培训补贴18.4万元,每年安排职业教育专项资金500万元。市总工会五年来支出产改经费3775.61万元,去年以来为省、市产改试点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持;健全宣传教育机制。发放1.6万册产改政策的口袋书,编发产改信息专报41期,开设“产改进行时”专栏,持续传递产改信号,宣传产改最新举措、典型和工作成效。
先行先试,典型引路。我市以县级牵动,打造“三个类型”,引领全市产改走深走实。
——精准切入型。榆社作为古建之乡,有古建筑工程队150多支,从业人员约7000人。榆社县以做强古建产业精准切入,整合资源新成立了榆社古建集团公司,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改变散兵游勇只输出劳务的局面。并在县职业中学新开设古建专业,县财政每年为该专业学生拨付每人5000元助学金,支持古建后备技术人才的培养。从农民到农民工,再成为收入可观的专业技术人员,推动壮大古建产业工人队伍,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一支有生力量。
——党建带动型。祁县创造性地建立非公党建“百企联盟”,围绕当地白酒、饮料、玻璃器皿、碳素、水泵等支柱产业,实施“产业链人才定制”工程。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则结合集聚大批非公企业的现状,围绕七大主导产业,成立7个党建联盟,引领非公企业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实现了党建第一责任和发展第一要务的有机融合。
——整体推进型。寿阳县明确了推进产改“抓党建、抓机制、抓试点、抓竞赛、抓激励、抓满意度”六个抓手,实施挂图作业,整体工作运行良好;太谷区聚焦农高区、太谷玛钢、谷药三大产业品牌,创新“考核牵引、任务落实、试点引领、整体推进”的四位一体工作思路,实现点、线、面整体推进改革。
部门联动、产教互动、督导推动,集成产改外动力——
为产业工人铺就“星光大道”
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产改推进中,我市部门联动,从“三个维度”出发,集成产改合力——
如今,12个省级、28个市级、122个县级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标准站(点)全部建成,市、县“文艺轻骑兵”深入产业一线,车间班组开展宣讲活动,一批主题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合力强化政治引领。2017年以来我市产业工人党员数量年均增长率达5%,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9%,社会组织中达到81.8%,共创建星级党组织518个。
五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强力实施“全面技能提升工程”,持续开展群众性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合力提升职工素质。
同时,五年来,我市各级工会持续组织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春风送岗招聘会、慰问一线职工、金秋助学、大病医疗互助等品牌活动,合力为全市职工提供了服务保障。此外,还投资建设高标准的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妈咪小屋”、“爱心托管班”、“爱心驿站”等,为劳动者撑起了保护伞。
在产改推进中,我市产教互动,以“三个载体”赋能产业工人提升——
首先是做大职教龙头。市委、市政府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以山西大学城和晋中职教港为依托,投资28.75亿元新建晋中职教港、2所高职院校、23所中等职业学校,近7万师生深耕职业教育。晋中作为全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市和唯一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市,11所试点学校所开设的12个专业已与本地行业、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去年4月,西部控股集团与晋中市人民政府进行云签约仪式,在晋中职教港布局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新业态,带动我市就业和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五年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与188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成5个校内产业学院,210个实训室,输送1.52万名技能人才走上社会,应届生就业率达到91%,在实现高概率就业、高质量就业的同时,服务社会、企业培训达11.99万人次。
其次是做优工匠学院。去年6月,晋中工匠学院在晋中职院培训中心挂牌,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可同时接待600人食宿。今后每年投入300-500万元,实现市内企业全工种覆盖。
第三是做强县级职校。当下,每县已建成一所优质职业中学和县级职教中心,在全省职业高中技能大赛中,前20所学校晋中占到9所,平遥、灵石、介休、榆次职业中专包揽前四。同时,县级职业技术学校与本县产业对接,实现产业、职业、专业与就业创业联动发展,成为壮大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提升产业工人素质的重要平台。
在产改推进中,我市督导推动,以“三个突出”提升工作实效——
在市委的高度重视下,产改工作纳入市委的专项工作督导内容,重点突出问题导向、突出分析研究、突出整改实效。去年8月初,市产改协调小组分两路,深入到11个县(区、市)、晋中开发区,开展产改专项督导,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分类施策提出要求,并进行回访和通报,务求落实到位。
试点带动、企业主动、职工能动,激发产改内动力——
让“产改”效应“繁星满天”
我市坚持试点先行,差异化布局,错位化推进,高标准发展,打造了10个省级试点、16个市级试点、36个县级试点,成为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
试点带动,我市在“三个领域”探索产改模式。
——新型产业试点。吉利汽车以赛代练,开展专业化常态化的十大工种技能比武,形成公司级、集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竞赛机制体系,营造员工之间“比学赶超”良性竞争机制和创新氛围。构筑“七星之路”新员工成长绿色通道,畅通职工上升空间,目前公司产业工人队伍中,获得国家级赛事荣誉24项、省级54项、市级和集团级261项。
——传统产业试点。寿阳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与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晋中市总工会三方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书,设立“强伟专班”,通过全日制委托代培方式,培养指向性明确、企业紧急需要的技术工人,实现学校精准培养、企业即招即用,满足企业用工、学生就业现实需求。
——第六产业试点。榆次清清果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市场驱动和互联网思维引领下,积极探索实现了从“卖苹果”到“卖服务”的大跨越,“私人定制”模式被选入全国典型农业创新故事,形成了“互联网+产品订单、互联网+”推销培训的农业新模式,累计培训1000多人次,带动周围农民群众5000多人,一大批传统农民转变为适应网络时代、引领直播潮流的新型职业农民。
企业主动,我市以“三个带动”履行主体责任。
——以智慧系统带动产改破局。寿阳新元公司在综采工作面推广自动化开采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建成全国首个井下5G网络,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矿井序列,建成了全国首座5G煤矿,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传统煤炭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以传统技艺带动产改破局。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推行“43324”现代学徒制,即: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元管理机制”;课程模块化、内容项目化、项目岗位化的“三化课程体系”;在校学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三段育人过程”;考试对接考核,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的“二元对接评价机制”;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种身份转换”,为传统技艺的弘扬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企业文化带动产改破局。中煤集团白羊岭煤矿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点开发微信小程序“扫码听红音”,让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工人身边。和顺地厚建安集团公司开展德孝文化宣传实践活动,举办16次德孝大讲堂,连续四年举办“德孝楷模”评选颁奖、“重阳节”百叟宴活动,加强员工家庭纽带关系,增强员工命运共同体意识。
职工能动,我市坚持“三个共同”积极参与产改。
——共谋企业发展。产改以来,我市产业工人对企业管理的话语权更多了。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达100%。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97.71%、厂务公开建制率达97.45%。吉利新能源公司实行“员工提案及问题解决票制度”,鼓励员工在“精益改善”中发现问题,公司月均提案2000余条,月均奖励资金40至50万元,每年可为公司节约1亿元左右的制造和管理成本。
——共同提升成长。产改以来,我市产业工人敬业奉献更主动了。有的企业调高工资,有的实行股权分红制,有的执行劳模津贴、标兵奖励、技能补助等奖励办法,产业工人争优创先积极性大大提高,与企业共同成长,为企业多作贡献的愿望和激情大大激发。
——共享产改成果。产改以来,我市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更高了。产业工人代表在党代会、工代会、妇代会、团代会中的名额分别比上届增加了2名、15名、66名、11名,增加占比分别达到5.95%、20%、6%、23.82%。产改以来,产业工人的生产生活待遇更好了。平遥煤化公司对一线产业工人推行职业提升、收入增长、健康保险等举措,中煤昔阳公司白羊岭煤矿从关心产业工人生产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吃、穿、住、行、浴、文、体、卫、环、才”十项暖心工程落实落地,产业工人觉得企业就是自己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