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祁县的山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里,几只黑鹳时而在水中嬉戏觅食,时而翩飞起舞,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动画卷尽收眼底,令人赞叹不已。
“在我们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鸟中‘大熊猫’黑鹳,最多的时候有19只。”7月28日,祁县林业发展中心湿地服务站站长郝志强介绍,黑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喜在河流、沼泽、湿地中觅食鱼、蛙、昆虫等,对栖息环境十分“挑剔”,“黑鹳在这里的活动区域,从原来的7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6公里,而且从以前的‘稀客’变成了‘常客’,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里的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昌源河是贯通祁县全境的第一大河流,源自平遥县东泉镇北岭底村,流经晋中平遥县、长治武乡县,最终由祁县城赵镇原西村汇入汾河。昌源河祁县段总长60.9千米,流经祁县7个乡镇。
位于祁县县城东部的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河道绵延36公里,总面积948公顷,是一个以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库塘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为基本资源特征,以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湿地生态文化为特色,集饮用水源地、湿地生态、重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生态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总投资4.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科普宣教、基础设施等工程,现已全部完工。
祁县林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兆祁介绍,昌源河湿地公园分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5个区域,地貌类型自南到北依次为山地、黄土丘陵台地和平原3种地貌,包含了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三大湿地类型。
“随着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不断建设和生态功能的逐步完善,来此栖息的珍稀野生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王兆祁说,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93科286属457种,有脊椎动物29目76科296种,其中鸟类224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黑鹳、鸳鸯、小天鹅、猛禽类33种。
据介绍,去年9月份,有一大群白鹭、大白鹭和苍鹭等水鸟在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飞翔、休憩、觅食,其中白鹭种群的数量达63只,这是湿地公园监测工作开展以来,监测到白鹭数量最多的一次。
近几年来,随着湿地公园内鸟类种类及珍稀野生鸟类数量明显增多,2019年8月,国家林业局授予祁县昌源河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称号。9月,山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获得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批准,成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坚决彻底的治理,带来了显著变化。如今的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已呈现出五大成效:一是河流形态和湿地生态得到全面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二是改善了动物栖息环境,珍稀鸟类物种及数量明显增加;三是优化了河流沿线环境,废弃物得到可持续循环利用;四是开发生态旅游,为人们提供绝佳的休闲场所;五是打造湿地文化宣教平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垃圾成堆,通过一系列改造工程,如今这里水清草绿,简直就是天然氧吧,我每天都会和家人来这里散步、跳舞,感觉身心都特别放松,而且生态环境好了,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鸟类成群结队悠然戏水,画面特别美。”说起家门口的变化,居住在附近的刘女士深有体会。
近年来,祁县围绕汾河生态治理建设,下大力气建成了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了昌源河至入汾口河道治理、乌马河河道治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堤外蓄水等重大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汾河支流沿线生态环境和城乡环境。随着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和城市提档升级工程的实施,祁县正逐步形成“三河汇流、两岸锦绣、全线成景”的城乡生态画卷。
如今,山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生态旅游爱好者的“幸福天堂”。公园正以山明水秀的生态之美、历史人文的厚重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不断探索的创新之美,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吸引着更多人的脚步。文/记者马永红 图/记者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