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云龙脚下、清漳河畔,居住在梁余古郡的和顺县义兴镇北关村人,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漫步北河南岸,杨柳依依、绿树成阴,红墙黛瓦的梁余古郡见证了北关村的巨变。
建商贸楼、开饭店,促进村集体、村民稳定增收;盘活资产,年均收益150万元;改造街道,新建文化活动中心、卫生室、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今年以来,北关村全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通过下活集体资产“一盘棋”,围绕“一稳三活、强基壮骨”目标,开拓强村富民新路径,奏响改革发展变奏曲。
稳基础,弹出干群“和弦音”。北关村有790户、1783人,其中党员61名、预备党员1名,耕地面积1081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89.47亩。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村党支部坚持开源节流,将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紧紧攥在手里,坚持“不浪费一砖一瓦、不乱花一分一厘”,凡用必签、凡动必管,通过管理到位实现保值增值。严把“三资”出口关,村级事项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办事理事,村民积极配合,奏出干群齐心的“和弦音”。
活思路,定好转型“主基调”。北关村党支部秉承“廉为根、勤为本,面向市场求生存、与时俱进谋发展”的理念,带领党员群众转型发展闯新路;抓住资源转型的契机,从农民最迫切最直接的需求入手,以农民长期得实惠为导向,定好“资源变资金”的转型发展“主基调”。
活资金,弹好发展“协奏曲”。因城而动、优城兴产,村党支部带领村“两委”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通过分析市场、评估风险、测算收益,在反复动员论证的基础上,引资1600多万元建设商贸楼,可为集体增加年收益80万元,农民可人均获利300元;引资40万元建成玉林饭店,年租金6万元;实现村民人人有分红,带动100多人稳定就业。
活资产,唱响强村“主题曲”。北关村以市场为导向,借助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清化收”专项行动,全力推进资产市场化。该村强化“三资”管理,实现摸清家底“收钱增收”、盘活资产“挣钱增收”、拓宽渠道“得钱增收”、强化管理“省钱增收”,使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经营性资产达到1914万元,年收益150万元。
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百姓。投资41万元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投资40万元建成村卫生室,投资29万元建成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北关村大手笔建设美好家园,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全面提升。在上级部门支持下,今年该村投资837万元对中和北街、西窑街、云峰路等街道进行改造。
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落实,村强民富、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乐章,在梁余古郡持续回响。(张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