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芹泉镇西黄漳村农旅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拓宽百姓增收路
2022年05月18日   10:42 | 来源:中国发布网

  抗战期间,左权县芹泉镇西黄漳村是晋冀豫太行区党委所在地、八路军总部驻地和辽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42年9月,左权将军牺牲后,辽县人民为了纪念左权,把辽县更名为左权县,易名大会就在西黄漳村东边的空地举行。


  走过新建的左权县纪念广场,穿越左权县简史长廊,来到左权将军纪念塔,5月12日上午,小雨淅沥。芹泉镇党委书记王维红拿着珍藏多年的易名大会黑白照片,比对着80年来,这块红色的土地焕发出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西黄漳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打造“党性教育基地+现代农业园区+文化休闲旅游”三大板块,通过开展主题实践、休闲观光、四季采摘、蔬菜种植等,辐射区域经济发展,拓宽百姓增收渠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左权县甄鑫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西黄漳村东面。一大早,负责人甄亚兴就带领大伙儿到草莓大棚里清理草莓间距杂草。


  据了解,该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4月,主要经营温室蔬菜大棚。2018年,在镇村两级的合力支持下,整合了西黄漳村部分闲置暖棚,将原来的4栋小温棚发展建设成了现在的10栋大暖棚,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主要种植草莓、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果蔬,年产量170余吨、创收85万元。同时,合作社发挥联农带农作用,通过吸纳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等方式,辐射带动脱贫户50余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


  为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智慧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坚持科技服务农业发展的思路,引进“互联网+物联网”控制系统,只需手机下载一个APP客户端,农民坐在家里就能随时掌握大棚温度和湿度,实现自动滴灌浇水、自动卷帘,进行水肥控制,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


  从原来的简易式大棚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化大棚,新农民培训必不可少。记者了解到,芹泉镇西黄漳村果蔬产业实训基地已在甄鑫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运行,截至目前,广泛邀请各类“乡土人才”开展培训活动500余人次。


  示范先行,典型引路。在西黄漳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郭爱军正在协调搬运来的建筑材料。他告诉记者,该项目拓展无土栽培新技术、农旅融合新模式,打造高新技术观摩基地。基地建有1800平方米的食宿区,1座1728平方米的无土栽培示范及育苗日光温室,22栋蔬菜大棚。水果采摘区种植有西梅、樱桃、苹果等果树800余棵。目前,该项目施工进展顺利。(杨玉明)

(责任编辑:卫奎狮)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