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来:石刻书法集大成者
2021年12月01日   16:14 | 来源:中国网

    近年来,胡金来在书法界担任的职务越来越多,从中国书协刻字评委到省书协副主席,再到市书协主席,可以说三个阶层都担任着重要职务。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在书法上的追求和努力。常年如一日地孜孜不倦与笔耕不辍,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畏之心,他一步一步,扎实向前。

  胡金来对于艺术的热爱似乎是天生的,他在艺术创作路途中并没有遇到多少坎坷,一直忘我地投身于艺术的海洋中。曾得周泉瑞、王朝瑞指授。专攻汉隶,兼习泰山刻石和石鼓文字。他尤善以刀工笔、以石为纸,在各式金石上临摹各大家的书贴,配合石面变化,将文章随之重新布局,自有独特之处,刻写在石面上的文字,精小得令人叹为观止,却也显现个人的书法风格。

  胡金来数十年来致力于书法、绘画、微雕艺术研究,熔字画、微雕于一炉。他先后16次登上宝岛台湾,展出书法、微刻作品,其《金石书法微刻》作品系列,获艺坛给予“当代石经”的评价。其书法作品先后入藏中国美术馆、书刻作品被中国博物馆典藏;《中国青年艺术家精典》、《中国书法大成》、《胡金来隶书字帖》、《胡金来书法专集》。而胡金来作品中最见风格者,在于其隶书——古朴自然,体势开张,既通篆意,复添石门颂之笔触气象、魏碑书之精神遗韵,故能于当代隶书界赢得一席之地,更被赞誉为“当代隶书之王”。

  在他看来,在传统文化中,书法、绘画、微雕这三种艺术形式虽说各自独立,却又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彼此之间的创作都讲究手到、心到、意到,缺一不可,追求细心、静心、耐心,三心合一。通常会在一种艺术作品中同时存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元代以后,这一点成为书画艺术家具有综合艺术修养的标志。胡先生深谙此理,认为艺术是靠文化、诸多艺术门类相互滋养、相互补益而渐次提高的。

  胡金来对“金石”之器的痴迷,无不源自对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以及石鼓文、汉石门颂、汉乙瑛碑、汉礼器碑、汉史晨碑、汉曹全碑、汉张迁碑和熹平石经的顶礼膜拜。这是他书法修行的必经仪式。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搜集的石头就如书籍一般,充栋盈车,蔚成规模——寿山、青田、昌化、巴林无不涉猎其中。

  历经数十年的磨砺,胡金来的创作水准愈来愈高,字体表现也愈来愈丰富,几乎所有书法家的字帖,他都能够以刀代笔,在石材的表面精妙再现。这种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无不来自于他的书法基础,没有那么大的才慧和那么深厚的临帖、临碑功力,是无论如何也创作不出书法史籍上不曾出现过的“石刻书法”的伟大作品。

  著名书法评论家、国展评委姚国瑾对胡金来书法的评价是:他的篆刻和隶书一样,将摩崖刻石的雄强浑厚之气和庙堂碑刻的典雅淳穆之气有机的融为一体,凸显其博大与雄强。于博大和雄强之外,又略显出几分霸气。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反映的是我们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博大精神。胡金来先生虽已年过花甲,但仍于书山墨海耕耘不辍,在艺术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通过观赏他的作品,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他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书艺常新的进取精神。

  作者:宫钰鑫|责任编辑:李媛


(责任编辑:黄锐)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