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子洲柳编:指尖上的非遗
2023年12月04日   10:22 | 来源:榆林发布

  柳编作为陕北地区独特的农具代表,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子洲的柳编大多采用红柳做原材料,在入秋后,先将红柳条砍下、捋皮,再风干,然后把柳条埋进湿土中等变软后拿出,最后编织。柳编的编织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平织法、麻花织法等,都是家传手艺。


  柳编在老一辈手里的用途十分广泛,筐篮、簸箕、连枷、笸萝等一系列农具,家家户户都有。秋收时节,筐篮用来搬洋芋、冬瓜、白菜这些农作物;冬季来临,筐篮又成了煤炭、炉灰的代步车。孩提时代,常听乡里的老人们说:在那个打仗的年代,一听说敌人来了,就赶紧拿担子用筐篮担着娃娃逃跑哩。


  古老的柳编传承着老一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09年,子洲柳编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2016年,又被列入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