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横山区始终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力推行“5+X”专项督查考核和“五级五长”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领导带头,真情实感解民忧
领导带头坐班接访,带案下访,以上表率,一抓到底,“五级五长”履职尽责,进村入户,道理、法理、情理,“三理”相融,合力攻坚,真情感化,切实将一大批信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隐患清除在辖区之内。
信访人刘某,系横山区南塔办事处牛圪崂村村民,反映因交通肇事纠纷经榆阳区人民法院调解,赔偿款至今未全部兑付信访事项。从2016年7月4日起,刘某多次到中、省、市、区上访,重复投递网上信访件。针对该案件,横山区区级包案领导多次到区信访局调研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工作,听取案件进展情况,坚持“一把手”带头包案,多次与当事人沟通,一方面采取释法明理、政策攻心、亲情感化等方式方法做其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相结合的矛盾调处机制,逐一对照政策、法律法规,研究解决其提出的具体问题,坚持以法律约束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导其反映合理诉求,回归正常生产生活。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最终于2022年7月23日,刘某签订了息诉罢访承诺书,这件历经数年的信访疑难案件得到了成功化解,为推动全区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源头施治,多措并举化矛盾
信访问题解决,抓住源头是关键。横山区坚持矛盾排查掌控到位、问题化解处置到位、机制建立健全到位,强化源头管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
信访人胡某,系横山区塔湾镇海则沟村村民,反映因西安儿童医院就诊失误导致其女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多次到省政府走访且行为过激。经区级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和属地乡镇联调联动,认真开展调查核实,充分运用“枫桥经验”精髓,坚持“发现得了、调查得清、处置得好”要求,在胡某所提诉求过高一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一方面通过与信访人及其家属反复交流沟通,从政策、法律、心理多层面进行引导,另一方面考虑信访人的实际困难,寻求政策支持给予人文关怀。胡某夫妇的“心结”终于解开了。今年3月30日,胡某在息访息诉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动真碰硬,化解积案消存量
信访积案化解是信访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为顺利化解118件信访积案,横山区委、区政府及时成立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级督导、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高位推动,区级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主动出击,不等不靠,积极沟通,全力协调,信访部门紧紧抓住“5+x”专项督查考核办法,充分依托“两周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点评”制度优势,高效率、高质量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
武镇陈家沟村村民高某反映其子被错误羁押信访问题,引发高某多年重复越级上访,经区委政法委、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财政局、信访局等职能部门调查核实,提出了多套解决方案,由信访人自主选择适宜方案,最终高某签订了息诉罢访承诺书,使高某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合理的解决。
总之,横山区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信访工作的固本之策,全面推行“5+X”专项督查考核和“五级五长”机制。在重要活动期间,“五长”就地进入“战时”状态,在维稳中充分发挥方针政策宣传员、信访隐患排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落实管控督促员、突发事件急报员、人民群众服务员的“六员”职责。依托“五级五长·六员服务”机制力量,利用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通过走村串户,第一时间了解问题、报告隐患、处理诉求、化解矛盾,在党的二十大期间实现了零赴省进京访、零非访、零群体访、零个人极端恶性事件,为党的二十大圆满胜利召开贡献了信访力量,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全社会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