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佳县:“非遗”进校园 让传统技艺“活”起来
2022年12月06日   12:43 | 来源:佳县宣传

  校园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孩子是文化传承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佳县文化馆定期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形式让孩子们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1.jpg


  活动以开设非遗技艺培训班为主要形式在全县中小学展开。活动邀请到非物质遗产项目“佳县剪纸”省级传承人李改琴、市级传承人屈永霞、“佳县刺绣”县级传承人刘瑞芬,定期为孩子们教授剪纸、刺绣等传统技艺。


  通过课堂体验,互动式学习,让孩子们意识到传承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兴趣。非遗传承人屈永霞为佳县第一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窗花和福字剪纸制作。屈永霞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能够让孩子们在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中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我们这些手艺人要毫无保留地把剪纸技艺传授给孩子们,大家接力传承,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长期以来,佳县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载体,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前往各乡村学校开展美术、声乐、书法、剪纸、刺绣等培训课程,让同学们在自己的校园就能接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和培养,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党的二十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让民间技艺“活”起来,在校园生根发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者,让文化自信从小植根孩子心灵。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