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靖边县残疾人联合会围绕残疾人的基本需求,扎实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扶贫、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靖边县残联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暨中秋送温暖活动
基本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全覆盖,临时救助大幅增加;充实镇、村残疾人专职委员209名,做到镇有专委、村有残协,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力向中省市残联争取项目资金,向社会各界筹集善款,累计筹集资金50余万元,用于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全面推进残疾人证“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跨省通办”业务,在全市率先完成1万多名残疾人第三代智能残疾人证核发工作,荣获榆林市第三代残疾人证换证试点示范县。
基本康复服务成绩显著
全面开展0至17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累计救助100人;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持证残疾人3500余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对全县13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补贴;实施“助残工程”,为22名残疾人安装假肢,各类辅具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阳光家园托养服务项目,受惠522人,就业创业覆盖面不断扩大。举办书法、柳编、钩织、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班,累计1000余人(次)残疾人受益;重点扶持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以及盲人按摩店等,为34名残疾人实施阳光增收项目,为22名个体创业残疾人每人发放扶持资金5000元,扶持残疾人个体自主创业22人。
扶残助残氛围日益浓厚
拓展“新渠道”,发挥新媒体优势,以传统节日、全国助残日以及举办各类活动为契机,现场发放残疾人优惠政策服务手册、宣传单、海报等,大力宣传助残惠残政策;激发“新活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到扶残助残行动中,扩大助残惠残覆盖面;增设助残实践“新内容”,把助残日活动延伸为助残月活动,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普法讲座、爱心义诊等活动,将各类活动与政策宣传深度融合,有效营造浓厚助残氛围。
残疾人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开展“五个一”助残活动,助力残疾人打开心扉、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培育他们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残疾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县残联坚持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好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缩短了党群、干群关系,打通了联系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残疾人工作者紧跟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学习,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显著提升。
由于工作突出,靖边先后被省残联评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先进县”,被市残联评为“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县”。“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加大残疾预防宣传,减少残疾人数量,降低残疾人比例;稳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积极发展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为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加强法制建设,做好维权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保障。”靖边县残联党组书记田国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