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苹果枝杈壮硕,大棚果蔬生机勃勃,圈养牛羊肥壮健硕……隆冬时节,行走在子洲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各类特色产业星罗棋布,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子洲县紧紧围绕“产业富民”发展方略,坚持链式思维,突出量质并举、集群发展和创新引领,积极探索打造“1+双百+N”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着力在挖掘“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壮大“产”规模上做文章,形成了“药果羊齐抓、一二三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农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蹄疾步稳做强“芪”迹产业
今年6月,全国首届黄芪产业大会在子洲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界专家、科研机构学者、知名药企负责人以及子洲当地黄芪生产加工企业代表等200余名嘉宾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寻子洲黄芪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仿野生优质黄芪的源产地,子洲县始终把黄芪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特色优势产业来抓,按照“统一规划、规模适度、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思路和“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聚力打造集种源培育、标准化种植、品质检测、精深加工、药剂制造等为一体的百亿级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集群,真正将子洲黄芪产业做大做强。
截止目前,子洲县建成黄芪“万亩乡镇”8个,5000亩以上基地3个,千亩以上基地8个,百亩以上基地115个。种植各类中药材21.5万亩,其中黄芪15万亩,黄芩6万亩,远志、柴胡、甘草等其他中药材5000亩。年产鲜黄芪1.2万吨,鲜黄芩1.2万吨,产值4.3亿元。可以说,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子洲富民强县的“金钥匙”。
增质提效打造果业强县
“朋友们好,子洲红富士苹果到榆林城啦,欢迎大家前来品尝……”抖音短视频中,子洲县新农人庞亚探卖力地推介着家乡的山地苹果。
子洲山地苹果着色好、糖度高、果肉脆、味道正、耐储藏,所产富士含糖量为18%,比正常值高出3-5个百分点,深受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子洲县紧抓全省苹果“西进北扩”的战略机遇,依托资源禀赋,积极整合资源、捆绑项目,通过区域化布局、标准化建园、一体化服务、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实施老旧果园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果品产销深加工和交易中心项目,高标准建设果品贮藏库,全力推动山地苹果产业链条延伸、增产提效。
截止目前,子洲县建成千亩果园16个,建成自然通风储藏库280个,大型水果气调储藏保鲜库33个,建成4.0智能苹果分拣线2条。栽植面积18.2万亩,挂果面积8.8万亩,年产苹果9万吨,子洲县已然成为陕北山地苹果的核心产区。
厚积薄发走好“羊”光大道
群山环绕的南坬村,曾是该县老君殿镇有名的“三无”村庄,村里无集体经济、无产业、无人才,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只剩下百十位靠天吃饭的留守老人。
如今,位于该村的中德乡村振兴产业园已经成为该县重点打造集原种繁育、饲草种植加工、标准化养殖、梳洗印染纺织、有机肥料、农旅融合为一体的跨区域百亿级超细白绒山羊产业集群的核心地区。
近年来,子洲县利用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协议养殖、联村共建、托管经营、联农带农等多种方式,形成了“村集体+养殖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中欧国际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目前托管了村集体经济养殖项目11个,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23个,规模工厂化超细绒山羊养殖场18个;带动了子洲县16个乡镇的1万余户、3万余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并保持收入稳定。
到2025年,子洲县超细型绒山羊存栏将达到100万只、产值25亿元,年生产100万吨生物有机肥、产值25亿元,年生产100万吨羊专用饲料、产值30亿元,年产100万件羊胎盘羊宝保健产品、产值10亿元,年产300万件羊绒制品、产值45亿元,百亿级超细绒山羊产业集群将实现年产值135亿元。
东方风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在新征程上,子洲县将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乘风起航,奋力谱写子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