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中国商业联合会组织召开了“大豆组分双亲性功能挖掘与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科技成果线上鉴定会。这一由乳山市华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武汉轻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渤海大学、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攻关完成的项目,以其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破解副产物困局重塑大豆产业价值链
作为全球重要的大豆生产与加工国,我国每年产生大量脱脂豆粕和大豆种皮等副产物。然而,这些蕴藏高价值成分的资源长期以来被低效利用,主要作为饲料处理。面对附加值低、资源浪费等瓶颈,本项目聚焦“大豆组分双亲性功能挖掘与高值化利用”,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1.定向酶解技术,引领大豆肽精准加工新时代
项目创新研发了多酶分步定向酶解技术,显著提升大豆肽的生产效率与功能性。其制备的大豆肽分子量集中于150-1000 Da,低分子量肽占比超过83%。
2.复合乳化体系,助力活性成分精准递送
项目构建了基于大豆皂苷与蛋白的复合乳化体系,研发出具有显著缓释功能的W/O/W型乳液,其活性成分释放率在24小时内仅为65.32%,并显著减少乳化剂用量。
3.结构调控技术,赋予大豆蛋白新功能
利用酶及热超声处理等不产生新污染物的绿色改性方式,显著增强了大豆蛋白的乳化性,酶处理蛋白制得乳液粒径下降36.36%,热超声处理蛋白制得乳液界面蛋白含量增加18%。
技术落地,驱动大豆产业高值化腾飞
这一技术目前已成功在乳山市华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广应用,开发新产品6种,2021年至2023年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数十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同时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前瞻布局,开启功能性大豆组分产业新纪元
“大豆组分双亲性功能挖掘与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大豆功能性成分开发领域迈上新台阶。其实施将进一步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并吸引更多企业加入高值化产品研发的行列,为我国豆制品产业注入持续创新活力。
这一技术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大豆加工行业从传统加工向高值化转型,还为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中国方案,助力我国豆制品产业做强做大,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更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