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田园为墨 绘育人华章|山西夏县大鹏学校“劳动教育进田园”实践活动
2025年04月15日   13:10 | 来源:发布网

  四月的田野,正以最蓬勃的姿态诉说着成长的秘密。为了让劳动课程更有深度、充满活力,4月14日,夏县大鹏学校组织师生走进劳动基地。在金黄的油菜花海、葱郁的麦田与翠绿的瓜棚之间,一场别具一格的劳动实践课精彩开启。


640.jpg


  油菜花田里的科学课


  晨光中,油菜花灿烂盛放,汇聚成一片耀眼的金色海洋。农户师傅拨开层层花丛,开口说道:“瞧瞧这花茎的粗细,就能预判后期的结荚情况。”同学们立刻簇拥过来,围成一圈蹲下。微风轻轻拂过,金色的花粉飘落在孩子们的校服上,与此同时,宝贵的农耕智慧,也悄然播撒进了他们充满朝气的心田。


640 (1).jpg


640 (2).jpg


  麦田里的成长哲学


  “为什么这边的麦苗长得更壮呢?”孩子们好奇地指着田垄问道。燕红霞董事长指尖轻触麦苗青白的根须,眼角满是笑意,耐心解答:“你们看,这发达的三级次生根系,就是丰收的密码。”


640 (3).jpg


  西瓜棚里的未来期待


  踏入夏乐西瓜基地,繁茂的藤蔓间,藏着一个个拳头大小、翠绿诱人的西瓜,就像一颗颗“绿宝石”。技术员一边演示整枝打杈的操作,一边讲解要领:“每株保留3到4个瓜,这样才能保证西瓜的最佳品质。”他细致地阐述如何通过控制藤蔓的生长态势,让更多养分输送给西瓜,还分享了后续授粉、疏果工作的要点,以及应对即将到来的病虫害高发期的预防措施。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忍不住轻轻抚摸着毛茸茸的西瓜表皮,眼神中满是期待。


640 (4).jpg


640 (5).jpg


640 (6).jpg


  这场沉浸式劳动教育,让课本知识在田间“生了根”,更让“劳动创造美好”的信念在孩子们心间“发了芽”。燕红霞董事长在总结时感慨:“最好的课堂,永远在大地;最生动的教育,永远是实践。”未来教学里,学校会把这些珍贵实践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供稿:夏县大鹏学校)


(责任编辑:李俊)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