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维谈艺术》之读高尔纯老师作品集
——在心底流溢的温泉
2017年10月24日   11:57 | 来源:中国发布网


  称呼老师多年,却很少读他的作品,因为在我的感知里,老师待人对事严谨的有些古板,我经常是用一种敬畏去读他的品格,却忽略了老师心底深处也有柔情。《也无风雨也无晴》出版两年,我才忙中抽闲翻读老师的文字,初始漫无目的,只是选择我熟悉的篇章去寻找故乡,因为老师的青春岁月是在我的故乡走过,在老师的文字里一定会记录着那片土地。当我抱着漂浮的心态去捕捉故乡的影子,却被老师的文字深深的吸引,质朴无华,凝练而厚重,字里行间倾述着人生哲理。让你在文字间无法窥探出流行中的华丽,而在跳动的文字里蔓延出光斑,似乎是从心底流溢着暖暖的温泉,平静中升华着阳光一样的动感。
 

  老师大学毕业便插队坝上农村,六十年代中期的故乡在我的记忆里属于盲区,那年我刚出生。而我少年重叠着对故乡的印记多是寒冷或荒漠,冬天的白毛风、春季的风沙总是漫无边际,像遮蔽住空气一样沉闷。所以我读《捡牛粪》、《狗咬房子》、《怪老汉》想搜寻出那些久远的记忆,那些原本是属于沧桑和艰辛的路程。却被老师用幽默的笔触,记录着他所经历着青春写照,那些点点滴滴诙谐的语句,勾画出对那片土地的眷恋。曾经的艰辛与落寞在文字里变得温情,曾经的彷徨和理想在字里行间穿越,尽管老师用随意而带着怀念去记录他曾经走过的脚印,我依然能从文字的背后透视出老师刻骨铭心的痛楚,因为我知道那片土地,那个时代,那种在贫瘠中度过的迷茫岁月。
 

  大凡文人心路历程在自己的笔下多是唯美,或带着少许无意雕琢的痕迹,文人矫情的风俗在当今浮华的社会似一种时尚。而读老师的文字,你很难从中挑拣出多余的词句,更感觉不出有哪些段落,哪些语言追随文潮中的前卫,去刻意给文字包裹虚无的华美。整部散文集几十篇作品,或长或短的随笔或散记,文字朴拙、用词凝练而叙事流畅,哪些看似简洁的词语总会抓住读者。让你随着文字走进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你会感触到画中人生的甜酸苦辣,你会越过文字遥望到那种原生态的普通人生,作者如果没有高深文字基础或驾驭语言的功力,让简洁的文字升华为动感的画面,是很难达到如此境界。
 

  老师的散文集分七个篇章,就像分隔了自己曾经的阅历,每个章辑或是篇节写作手法各异,笔触布局浓密倘或轻描淡写,无论谈天说地或是家常琐事,无不凝缩在一团温情里,确切的说老师用文字勾画出自己的人生缩影。
 

  尤其读《我的母亲》、《父爱无声》那种自然流动的文字,琐碎而平静的叙说,甚至从空白到符号排列在你面前,让读者在感动中解读那些朴实而大写中的感恩。如老师所写:“父爱不像母爱那么袒露和热烈,但他更加深沉,如默默的春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无声的父爱同母爱一样珍贵和永恒”。其实人性中的感恩更为弥足而珍贵,如同爱一样永恒。
 

  老师的散文集多以怀旧作为线条,以理性和人性的交汇点做色块,让自己的人生阅历填涂着缺少壮观却很独特的风景。在每个章集随笔中有的只是寥寥数笔,却能勾涂出一种为文做人的品行。读《喊山》你会感觉到人与自然融合的惬意,从《儿戏》中你会透过诙谐的语言,窥视现实生活有如戏说般的滑稽;《糊涂难为》、《为而不争》用简练的文字点缀着为人之本,在世俗浮躁间的淡定,更是凝结着不随俗唯利的价值观写照。
 

  读文品人,现实中老师的品格一直让我敬仰,他在中国影视界算的上屈指可数的大家。但为人低调常以凡人自居,而对学术与专业却表现出苛刻和耿直,始终保持自己对言行统一的坚守。老师的为人如同落在纸面上的文字干净而方正,在《称呼的尴尬》、《名人与错别字》等篇章里无不透现出一种倔强与认直的品行。
 

  读《也无风雨也无晴》散文集,除了感悟到老师的博学之外,更多的是在文字间触摸到一种温情。尽管老师笔下的异国风情让我心动,对影视的见解让我开了一扇窗口,其实我更喜欢那些涂抹在文字间的凡人小事,因为那是在老师心底流溢的温泉。如同老师在文中所写:“历史的大河奔腾而去,尽管我们都置身其中,但无法窥其全貌,勉强能传达的,只是一点个人的体验而已。”如果让我们穿越文字,遥望着苍茫的大地,用心去叩响那些点点滴滴的人生体验,你会听到潺潺流动的泉水声,那是一种温暖而宁静的美。
 

    
 

  高尔纯简介: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宣化,曾任国家广电总局剧本规划中心副主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文学厂长,西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一级文学编辑,文艺理论家;著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短篇小说结构理论与技巧》、编辑出版《夏衍电影文学奖获奖剧本集》共六卷;及文学、影视论文八十余万字。现任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作者:乔维/中国书画影视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