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历:
贾又福,1941年出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贾又福“在文化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发放特殊津贴;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的“世界名人二十世纪成就奖”。1993年当选中国美协理事。2010年,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成立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基金、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会和北京大学贾又福工作室。
贾又福的笔墨躁动
乔维
中国山水画比西方的风景画早千年之久,山水画历经几千年的变革与创新,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思想性的画种,无论什么年代,山水笔墨总会留存时代的影子。中国山水画传承着民族文化,大浪淘沙般地在发展中超越。在1950年代山水画的变革中,写实主义成为山水画的一种主流语境,纯粹的传统文人墨痕渐渐淡去。尤其是1980年代艺术思潮的大开放,因受西式美学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甚至出现了变异和审美的碰撞,在传统与多元化的美学架构中,山水画又经历了一次浴火重生。
贾又福先生的山水笔墨变化,正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中展露锋芒,他以山水笔墨的变革和创新语言,营造出带着个性化的创作模式。他的绘画母体多是太行山脉,笔墨点染在山峦层叠的厚重间,线条游动进山坳缝隙的乡间土坎,所构造的画面感夯实与沉稳,甚至有一种宏远与辽阔的雄壮效果。因此,贾又福先生的独特山水画风代表了自己的创新,企图以新山水画派的开创者,重建山水画的新秩序,并赋予画面诸多意象化的解读。介绍贾又福先生山水画的文字,多使用“哲学思想”和“诗境”等词汇,有评论者甚至把贾又福标签为“超越中国画改造”的人物,以及“艺术殉道者的山水壮歌”等等。但有一篇评论文章的标题却恰到实处,“好玄——谈贾又福之画”,尽管评论文章全篇赞许与表扬,而标题却道出了对他山水笔墨创新的疑问,贾又福先生的山水画真的是超越吗?他在山水笔墨间蕴含了多少哲学?其间又能提炼出多少诗情画意?有多少人能读懂“艺术殉道者的山水壮歌”?也许最终的解释只能是一个“玄”字。
从中国山水画美学的角度去鉴赏,或以时代审美价值去看贾又福先生的绘画,其中潜藏的“思想”和“诗意”,或多或少被评论界所解读,有些评论只不过是有意识地被主观上放大而已。山水画原本就具有思想性,如果谈论贾又福先生的山水哲学,或去过度探讨他的笔墨“意境”,往往会陷进一个“玄学”的话题。仅以他的山水笔墨变化而言,从创新开始就带着一种躁动,贾又福先生的山水画强调写实,但又依托传统的笔墨形式,在表达上显现出明显的浮躁情绪。尤其是他在笔墨技艺的运用中,无论是积染法或褶皱效果,都流露出拖泥带水的痕迹,并为了掩饰这种痕迹,而有意识地在细节中加入了制作成分,所以他的笔韵很少有疏阔或流畅感。在传统沿承上贾又福先生曾受教于李可染,所以他的笔墨无形中带着“李家”山水的格式,又因早年接受了美术教育打下了传统功底,在对山水画的变革与创新中,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他对技艺的把握。然而,从贾又福先生的山水作品中去解读,很难寻找到“诗情画意”的意境。因为山水画是舒朗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让观者的心境在山水间打开一扇想象的空间,而贾又福先生的山水却堵塞了这条通道,画面表现和渲染出不稳定的躁动,客观上给人以精神被挤压的感觉。
我们可以从贾又福先生的作品中感觉到,这种笔墨躁动所带来的意解,以《梦到山乡》《洗礼》《心潮》等作品去透视物象的意趣,他看似以诗意的心性去捕捉灵感,但笔墨却渲染出躁动,让梦境中的山乡突兀在惊悚之间,甚至让浓厚的墨色挤压着喘息的流云,因为他作品的构图铺满了积墨,无法感觉到画面明快与穿透的空隙。这种意境的表现只能联想到压迫,让观赏者有一种被剥离了内心的感觉,在紧张和对立中精神被纠结到裂变,只希望能尽快寻找到逃离的出口。所以贾又福先生创新中的笔墨躁动,无形间给自己的山水作品埋下了不确定性因素,其笔墨躁动中所表现出的浮华,也在无意识中消减着作品的价值。尤其是他的创新进入到了模糊期,评论界以“玄学”的论说助推了他的躁动,所以他持之以恒地创造了大量“凝重”作品,如《大岳奇梦》《大岳排空》《圣殿之梦》等。因此贾又福先生的山水作品极具个性,以积墨与扫拖带动着山水变革,结果成了“超越中国画的改造”的人物,而这恰恰在“超越”的躁动中,背离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
其实,贾又福先生如果不刻意追求山水的变革,他的笔墨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很有韵味的,其作品无论笔法或构图都沿袭着传统路子,也曾创作了一批很优秀的作品。毋庸置疑,在当代美术界贾又福先生属于优秀的山水画家,如《牧牛图》《秋山放牧》等系列作品。他受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而且直接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石鲁等门下,他经历过对传统绘画的系统研习和探索,其笔墨蕴含着魏晋之风,线条沿承流转着明清的绘画格局。贾又福先生对历史和传统人文有着深切悟透,而且有着厚实的笔墨功力和积淀,然而,拥有传统并不代表在绘画变革中能超越,同时可以避开对水墨创新中的躁动。不可否认的是,在某种意义上传统的本质就是变化和创造,是在超越中变化和创造出一种新的审美意识,只是贾又福先生的山水画变革,因无意识间的笔墨躁动,破坏了他对时代审美意识的定位。
贾又福先生所创造的山水模式,也许属于他曾经走过的岁月,但不属于山河日月变化的新时代,更难以表达当代审美的价值走向。从贾又福先生的作品中可以体味到,他具有文人的情怀和理想,但他却被太行的绝壁奇崛困住了视野,让躁动的笔墨行走在苍莽与浑浊中,所以他塑造的山水图式有一种荒诞的精神颓废。他所倡导的新山水画很难登上美术的高峰,只能流于对山水笔墨的一种浅显尝试。(作者:乔维/艺术评论学者)
贾又福 国画 《太行奇山》
贾又福 国画 《朝晖》
贾又福 国画 《天地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