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以文会友来到了著名画家令狐先生的画室。环顾四周,书柜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中国哲学史》、《史记》、《东周列国志》、《春秋》、《左传》和《中国历代传世名画》、《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愈几百本之多。我顿时明白了“先生是一位文人画家”。接着,欣然观赏了他现场作画,只见他铺好宣纸,泼墨挥毫,或浓或淡,或皴或染,行云流水,随心所欲,画作山峦神奇,江河波涌,祥云飞渡,瀑布清流,苍松昂扬,一幅赏心阅目的泼墨山水画映入眼帘,不由得啧啧称奇,宛若神工。
观令狐先生的中国泼墨山水画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当代以画山水题材的画家不可胜数。令狐先生的泼墨山水,咫尺千里,气势磅礴,远山若昆仑,江河似波澜,浸墨润笔,韵味生动,意境深远。使观者居山巅之上,俯视天地间,江山尽收眼底。难怪有艺评家赞誉令狐先生的山水画似空中航拍画卷,也被同行调侃为“鸟瞰山水画”。画中有乾坤,风水无言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韵常在,人来画有情,这就是令狐先生山水画的真实写照。不拘泥古法,也不追今之时尚,他在默默的传承,孜孜的创新。
令狐拂晓先生,字墨堂,号古虞道人,别署孤帆远影。长期从事国家媒体美编、主编工作,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他走遍大半个中国名山大川自不待言,更是手中不离速写本,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同时从事编辑工作阅读和临摹了大量古代文人书画,尤其是宋元时期的传世山水画,学到了古代名家的点滴构图笔法。坚持“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的哲学思想。早在童年时在家乡就受到著名画家荆梅丞先生的绘画指导,令狐先生和荆梅丞先生是同乡,而且是近亲。(荆梅丞先生早年毕业于北平国立美专,和张仃、傅雷等都是上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同窗学子,更是文化艺术大家。)
令狐先生当时才四年级,自幼酷爱画画,在班里是文艺小少年,出板报、还要刻腊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闲暇时令狐同学就不断向荆先生问这问那,荆先生都是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解,并手把手教画,而且在调色盘上用松节油调好色后,让令狐同学亲自上色,感受画画的乐趣,并给他讲了简单的素描知识,油画的明暗关系。荆梅丞先生知道油画在当时农村并不适用,况且年龄尚小,不宜掌握,后来把自已线装本《芥子园画谱》借给令狐同学临摹学习,仅几个月令狐同学就基本上用铅笔把花鸟和山水册大部分临了一遍,受到荆梅丞先生的夸奖。谈到恩师使令狐先生陷入沉思,久久难以平静,他说他需要感恩的人有许多。初中毕业后,有机会上了高中美术班,并得到了最基本的绘画知识,更奠定了他终生追求的艺术事业。
笔者得知令狐先生家住黄河之滨的国家湿地保护区,地处平陆著名天鹅湾景区,离岸边仅百米之近。当大坝蓄水时,一片汪洋,犹如鄱阳湖共水天一色,春天里十里桃花艳羡三角州,万亩油菜花折射出他金色的童年,回首北望中条山五老峰青云叠翠,西眺秦岭华山巍峨妖娆,村西峡谷里有溪水清涧流淌着无尽的欢笑,村南河畔还有泉水咚咚的冒出琼浆玉液,岸边的千亩柳树林风吹依依,夏天到来黄河少年们光着屁股在黄河里抓鱼戏水,秋天的太阳和望不到边的向日葵向人们送来丰收的笑脸,更让令狐先生难以忘怀的是冬季到来,家乡年年岁岁将迎来几万只数不清的候鸟,你看那缓缓沉降的落雁、你再看那跳着芭蕾舞姿的大天鹅、成千上万数也数不过来的几十种鸟儿唱着天籁之声,它们大多是从西伯利亚飞行数千里,到这里栖息作客,为这美丽的黄河湿地锦上添彩,多么美好的自然生态画卷……
虽有“谁不说俺家乡好”之嫌,但听他讲自已的童年故事和美丽的家乡,令人神往,这么好的地方一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难想象,令狐先生就是在这金色的时光里画啊画,在这北方江南的传说中画啊画,直至画到各地,画到北京。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七年,令狐先生长期在冶金部矿山单位从事宣传工作,得以深入接触基层。他经常写生,画矿山、画工地、画一线工人;出专栏、办展览、向报社投稿。并被上级抽调到河北日报社学习新闻采访及美术编辑。
一九八五年中央美院主办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山水专业,令狐先生半脱产学习两年,由于令狐先生自身的努力和展示的才华及取得的成绩,被有关上级宣传部门认可和注意被调到北京,先后担任《华人世界》及中纪委《反腐倡廉网》执行主编,并兼任美术编辑。因刋物的影响力,其间令狐先生近水楼台,时常与海内外文化艺术大家进行艺术交流。先后受到吴冠中、刘海粟、董寿平、高占祥等大师的亲授点拨。大师们也告诫,“艺术无止境,画笔不离手”;“不要重复模仿画人家的画,要画自已的画,画道即心境表达,心胸有多宽阔,思想有多深远,笔墨意境就会淋漓尽致的表现在画面上”。但三十年来永远也不忘前辈艺术家们的点滴教诲和亲授,非常感激老前辈艺术家的点拨。他想绘画是有语言和灵魂的,大师的笔墨点线就像语言,只代表大师所认知的世界,他们的绘画哲学和艺术思想以及灵魂、气韵,我们永远也学不来,所以要多读多思品鉴前人的经典之作,去感知、感应历代名家在其画作中的精神和思想。不但要以师为师,以古为师,还要以大自然为师,更要以当代社会为师,通过思考学习探索,以画笔讴歌和赞美祖国的大美河山为使命。
中国画是一门独特的人文艺术,不但有语言,也有哲学宗教信仰思想,既能养眼亦能养心养性。“造化”来自大自然的师法,心源是画家对艺术及传承的感悟,外师造化是艺术之源,艺术家师法自然是基本概念,也是艺术与现实的唯物主义依据,实质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画家通过从客观到主体的消化、思考而抒情表达,就像电影蒙太奇手法,提取精髓达到画面的人文境界。
读令狐先生《观海听涛》系列泼墨山水画,感受画家的博大胸怀,巍峨的高山充满着恢宏伟岸的阳刚豪迈,波澜起伏的大河激荡着沁人心脾的柔情,看那远帆不畏汹涌激流乘风破浪驶向彼岸,看那苍翠劲松顶风屹立在乱云飞渡的峭壁悬崖之上,犹如置身于空灵世界,恍如穿越时空到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令狐先生对泼墨山水画的意境追求有自己的见解:“笔断意连,线断韵不断,云散气不散,运笔尽在瞬息间方见乾坤之大”。正如中国画讲究画贵在含蓄,笔虽未到却意境深远。唐代张宏远论吴道子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也”。意与笔的关系即虚与实的关系,用笔实处见其虚妙,虚处见实,乃臻“通体皆灵”之妙。
所以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更是中国画的核心。意境往往是画家用唯美主义思想通过独有的笔墨手法,营造出奇妙境界。中国画意境之精髓乃是形似和神韵、虚无与理想完美的和谐统一。
观令狐先生作画,行笔润墨颇具独有之章法,只见他稍微沉思片刻,然后提笔入墨,一会儿中锋,时而侧锋逆转,偶有其独到用笔滚锋泼墨。仿佛蛟龙出海,惊涛拍岸,由勾、皴、点、染一气呵成。他认为用笔之笔墨技法其过程不计其用何种手段,然其结果定当是体现中国画泼墨山水之意境。在先生的泼墨山水的巨幅画作中方见中国文人画博大精深的境界。
当代艺评家刘若愚谈到中国山水画的用墨一定不能回避傅抱石先生。傅老说过,中国山水画最高法则就是“ 气韵生动”。因为有“动” 感,所以有“灵”性,真正的山水画,是山水而非画,这才是画家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令狐先生的泼墨山水就诠释了傅老中国山水画理论思想。令狐先生的山水画即使是小尺寸,也是气势恢宏的大山水。有了“气”和“势”画就生动了,风云际会有着音律般的节奏。更是一首散文诗,尤其精微之处见笔力,淡墨挥洒泼碧空,令狐先生堪称当今写意山水画用墨老道之人。
谈笑间先生瞬间八尺宣纸上一幅中国山水画跃然案头。简直不敢相信,半个多时辰就能使人领教了中国画和笔墨原来如此能出神入画,多姿多彩。在与令狐先生的交谈中,方知中国画贵在传递真善美,他传承着几千年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以及画家内心深处唯美。其实中国画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市场价值,而是传播一种文化精神和道德力量。他接着讲:中国画不该受市场负面影响,到底是迎合市场还是追求人文精神是当今艺术家值得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不论如何变法,中国画都应追求其独有的东方神韵和广博意境,以达到继承和创新,使古今圣贤给我们留下这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
令狐拂晓,现任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理事,以泼墨写意独辟蹊径,擅长古诗律,资深媒体人。祖籍古晋河东人,毗邻晋豫陕三省交界,黄河三角洲。今山西运城平陆人,自古河东文化底蕴深厚,曾产生历代文化名人柳宗元、司马光、王维等文化大家,所以令狐先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滋养熏陶,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河东人的儒雅,也展露出黄河之子的豪情。
通过现场观看令狐先生作画和交流,使我们感受到艺术家的责任和良心,更多是情怀及对这片土地河山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忠诚,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不为所动,在艺术被铜臭绑架的当下,市场决定艺术价值的时期,他仍然坚持艺术纯粹,追求笔墨意境。他认为中国画继承的同时应有所创新与改良,而不必颠覆性批判。尤此,中国画和中国文化才会传承和发扬,而不会在我们这代手中沉沦消亡。
近年来,令狐拂晓的泼墨山水画被境内外机构馆藏,颇受华人华侨热捧,对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宏扬国粹,文化自信做了最好的践行。
临别,他一再谦虚的说我还有许多不足,还要向同仁们继续学习。祝愿他泼墨山水“ 意境” 至上,永无止境。 (汾河)
(责任编辑: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