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岗:中国武术发展的道路选择:“四位一体”
2018年09月26日   15:23 | 来源:中国发布网


王岗教授
 

  众所周知,中国武术如今的发展体系建立或者说如今的“体育固化模式”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西文化论争之时的事情。这一点在大量的史学家的研究中都有过论述。
 

  “20世纪初,在探讨‘体育的真义’中,扩展了人们选择体育手段或方法的视野,一部分人开始重新审视我国固有的体育形式,提出用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取代西方近代体育的主导地位,从而引发了新旧体育之争”。也正是这场“中西”“新旧”的体育之争,使得散见于、流传于民间社会层面的中国武术开始了系统化的登堂之路,开启了人们对中国武术“体育”体系建构的历程。也就有了“伴随着西方体育不断扩张和普及,受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传统民族体育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重新认识和改造自己”。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地走进了“以西化武”的语境之中。有文章研究指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改良,“不是他们用民族传统体育取代近代体育,而是按照近代体育的原则去发掘传统体育形式的体育意义,并对其进行改造”,民国时期的一系列中国武术的新形态出现,如,马良创造的新武术,徐一冰所倡导的学校武术,南京、重庆中央国术馆所教习的武术内容和比赛形式等等,都大量地融进了西方竞技体育的思想、理念和模式。



王岗先生在教学

 

  之后的新中国成立,中国武术发展更是在国家体育事业的事业平台上,更是为了迎合“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强化着中国武术“体育化”的发展进程。这一点在今天看来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我也曾在一篇拙文《中国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体育”走向“文化”》中有过较为全面详实的论述。尽管这篇拙文与当时武术管理者所强调和追逐着的“武术进奥运”之间存在着“格格不入”的“基调”。也就是说两者讨论的方向问题“不在一个频道上”。但这个研究成果的今天价值而言,应该说还是与新时代的国家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有一定的正向关联的。
 

  反思无情的事实:中国武术不断体育化的“异化”,并没有得到“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认可和接纳。但,“冰冷的事实”也抵不过我们满腔热情的膜拜意识;“强烈的愿望”也难以逾越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屏障。中国武术与“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那种“南辕北辙”“东语西言”的事实,却不能改变“奥运会”的初衷,也没有成就中国武术的辉煌。“体育武术”的发展道路,今天到了必须反思的时候了。不然,优秀的、丰盈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就会像“癌症病人”那样:“毛发脱落、肌体干枯、弱不禁风”地走向生命结束的边缘。也因此,拯救中国武术如今发展的尴尬,抢救中国武术失落的根脉,修复中国武术残缺的肌体,保护中国武术的整体性存在。唯有对中国武术树立起“文化自信”的决心和意识,唯有树立起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决心。才应该是我们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的正确选择。
 

  在这里,树立起“文化自信”的决心和信心,就是要我们建立起中国武术不单单是身体的文化、不单单是体育运动、不单单是技术的认知。而它更是中国人身体知识的凝结,更是中华文化的集合,它还是中华文明的成果。也因此,我们提出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武术保护、继承、发展、创新的“四位一体”新模式。这个模式应该包括中国武术的四个领域:技术、知识、文化、文明。
 

  这个“四位一体”的新模式就是:以技术传承的模式为基础,以知识的教育模式为基石,以文化传播的模式为范式,以文明弘扬的模式为引领。(王岗/武汉体育学院教、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