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谦让”和“随和”。也因此,在众多的中国文化事项中“彬彬有礼”与“风度翩翩”就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生活境界和做人的态度。作为长期以来存活和发展于这种文化追求氛围中的中国武术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在这种文化的熏染下形成了一整套自己文化圈内的“彬彬有礼”和“风度翩翩”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在众多人的心目中是武德修为,是尊师重道,是谦让随和,是刚健有为,是厚德载物。诸如此类的对中国武术的教化美誉,应该说都是毋庸置否的文化品格和精神真实。但在我看来“点到为止”的中国武术技击比试要求和境界,才应该是中国武术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凝练。
王岗教授在演讲
中国武术与世界其它民族的武技原本都是以搏杀夺命、格斗战胜为最初的存在动机和价值功用的,这一点我曾在一篇《从武技到中国武术的历史追述》文章中有过论述。但为什么中国武术发展到后来,却出现了以拳种流派、套子花法为主流形态的存在形式,而使得今天的中国武术缺少了我们常常指责的“打和战胜”的功能展示。诸不知,“打和战胜”的功能在中国武术中的存在是一直的、是一贯的。它并没有消失,更没有异化,而是在中华文化的熏染下,我们的民族选择了一种更加智慧的方式,把中国武术中的“打和战胜”功能展示采取了另外一种形式,把其安置在了另外一种场景中而已。使得它不在那么裸露,不在那么直白,不再那么血淋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成果,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理解“打”和“战胜”、“暴力”和“血腥”并不能带来促进社会进步真正动力的结果。
也因此,在我们的先贤那里就“人的动物性好战本能”设置了一个释放的场域,并且明确了这个场域中的道德法则为远离“野蛮”与“暴力”,远离“裸露”与“血腥”,即在传统武术的比试中,坚守“点到为止”的技击原则。
对于今天中国武术的比武之事,应该在过往的岁月中是一种常态。这种常态不是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打擂比武”和所谓的“踢场子砸馆”,也不是武打电影中设计出的那么美妙并如诗如画的视觉盛宴。而更多地是为了提高武术“用”的功能和价值,所进行的相对可以言之的实战交流。在某种意义来观之,它很可能很笨拙,很可能很玄机,也很可能很滑稽。但它无疑应该就是为了提高和检验习武者功夫高低、好坏的一种方式。所以,它历史悠久,今天仍在。
对于民间的武者们比武较技,我也曾听到几位已故武术家的讲述,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现场观察过他们的交流比试,那种雅致和含蓄的传统武术比武方法绝对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徐雷之战”,绝对没有双方的“叫嚣喊话”,而更多地是具有真诚的交流和切磋意义上的比试。因为,在他们的动手、接招、还手、进攻的过程中,都始终秉承着一条尺度,这个尺度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点到为止”。
正是由于这种比武是一种提高技艺的交流,所以,在没有任何护具保护的情况下,“点到为止”的比武伦理就成为了武术人的行规。这个行规,今天看来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尽管“点到为止”就今天的意义而言,没有所谓的“拳击”“泰拳”等域外格斗项目所遵循的《规则》那么显得的公平和公开,但就“点到为止”对习练武术者而言,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向善”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比武可以不“击倒对手”,可以不“制服对手”,但要“点到对手”。并通过这种“点到对手”的方法,激励后学,考察自身。所以,“点到为止”应该是比试武术修炼者双双修为高下的一种手段。
“点到为止”对于习练武术并参与比试的人来说,“点到”不是“打到”,“为止”不是“力透”。所以,“点到为止”对于习练者而言是一种对“控制能力”有极高要求的要求。这种控制能力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看能够反映出习武者对武术技术运用的娴熟程度,对技术动作收放的控制力强弱。同时也折射出参与比试双双的“德行好坏”。
“点到为止”的比武较技是一种尊敬,比武双双在他人的关注下所进行的“比武”,先辈们都遵循着一条底线的原则。这个底线原则就是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有一颗尊敬对手的心灵。不论输赢,不论胜败,都可以在比试之后拱手答谢对方。失败者在对方点到之后,就认可自己的差距。胜利者在点到对手之后就停止攻击。甚至在很多场合,两两一搭手就有了胜败结果。所以,“点到为止”的比武较技更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与修为高低的展现。
概言之,在我看来中国武术中的比武较技,在“点到为止”的规训下,早已成为了一种武术人追求的技术境界。并且,这种境界还是内涵着中国人的智慧光芒。诚如,“点到为止”是一种中国式的比试智慧,这种智慧彰显了武术人的在世情绪,在世基调。从而使得武术具有了文明化、伦理化、理想化的“反己自修”的工夫色彩以及遵循“夫子至诚,合乎天道”的武术伦理法则。所以,我们说,对于“点到为止”的践行过程,体现着一个习武人做人的尺度,反映着一个习武者修炼的深度,折射着一个练拳者的修为境界。
弘扬“点到为止”的中国武术文化精神吧!因为,它不但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而且它在未来世界走向和平治理的过程中,同样具有着深邃的智慧光芒和求解问题解决办法的启迪意义。(作者简介:王岗:博士,教授,武汉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武术文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