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岗:对“武术套路发展要姓‘武’”的思考
2019年08月13日   19:39 | 来源:中国发布网
  对于中国武术而言,近几天的一则新闻报道频繁地引起了包括文化界、体育界和武术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热议,成为了所谓的“新闻头条”事件。这则新闻头条事件,应该是来自中国武术协会官网所报道的《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杭州召开》新闻稿件引起的。然,就是这一简短的新闻报道,由于其专业性强、传播面窄的原因,并没有得到广泛和快速的传播。而在其走进“大众传播平台”之后,由此内容被重新编辑的一则《国家武管中心:武术要去体操化和舞蹈化》的“标题党”新闻,却由于人们对中国武术那份深深的爱,那份厚厚的情,迅速地促使这个小小的行业运动项目的“研讨会议”的主题内容成为了热搜头条。
 
  的确,由于近两年来时常出现的“所谓武林打假事件的频发”,中国武术上热搜则成为了一种常态。人们在诟病中国武术的“不能打”的同时,急切希望我们中国武术的管理高层对此做出回应。而恰在此时,这次会议的召开和形成的共识与决议,给了国民急切希望以比较满意的答复,迎合了中国武术受众者的心声,即:“武术套路发展要姓‘武’,要遵循项目本质特点,强化攻防,要去体操化和舞蹈化,为竞技武术套路入奥创造良好的条件”,才使得“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再一次走进了时髦的热搜平台和舆论风口。这种举国上下人们对中国武术发展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关注,一方面来自于民族主义情结,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武术发展的急切需要。就如决议最后所表述的“为竞技武术套路入奥创造良好的条件”那样。因为,武术“入奥”仍还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最强的愿望和追求。


上图:王岗教授

 
  但就本次决议所提出的“武术要去体操化和舞蹈化”的提法,在我看来还是应该存有“待商榷”的空间。这个空间的把握和理解,应该是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竞技武术套路的“去”“体操化”和“舞蹈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竞技武术套路的今后发展中,应该“去”“体操化”哪些内容、“去”“舞蹈化”哪些元素。这些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深入研究的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去”“体操化”的评价模式,在我们追求“竞技武术套路入奥目标不变”的情况下,这样的“体操化评价模式”应该还是不能“去”的。只是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在“体操化”评价范式的基础上,创新我们的武术评价体系,建构我们的武术评价风格,形成我们的武术评价话语,突出我们的武术评价个性。使其在迎合奥运会竞艺性项目评价基本模式和范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武”的本质特征,去掉“体操化”中的“难度为王”的论英雄标准。实现将“武”的“难度”作为论英雄的标准,将“跑+度数”的技术问题从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中剔除出局,建构起具有“武”意义的新的“平面技术体系”和“空间技术体系”。本人曾就这一问题在拙文《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与价值取向》中有过系统的论述。“去体操化”不是全盘否定“竞技体操对我们的启示和引导”,而是要我们不能只膜拜于“竞技体操的范式”。因为,中国武术就是中国武术,它不是西方竞技体操,更不是“难度和转体”的代名词。它有其显著的区别“体操”的东西,这个东西呈现出高度的体系化。秉承和坚守它的“科学性”是“拳理拳法”决定,它的“难度性”是“功夫深浅”决定,它的“高度性”是“娴熟技术”决定,它的“特点性”是“风格突出”决定的“本质特征”。在借鉴“竞技体操”所创新出的“难度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获得优胜、差异的判断基础上,坚决抵制在竞技武术技术创新的过程所采取的“狗尾续貂”的行为,使中国武术竞技套路的发展更具有“武”的厚重及深邃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关于“去”“舞蹈化”决议的响亮提出并受到民众广泛的关注和赞扬,在我看来是与这些年人们积蓄下的对武术套路不能“打”的应对策略有直接关系。因为,它迎合了广大关爱中国武术人们的心理期许,是一种文化回归意义的价值所向。但在我们看来,竞技武术“去舞蹈化”也不是一言以蔽之的事情。很多年以前,我曾撰写过一篇《同源与殊途:武术与舞蹈的文化之路》短文,来试图阐释“武术与舞蹈”之间的关系,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尽管拙文篇幅有限,但还使我对这一有着高度内在关联的两种形态的肢体文化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论认知,基本形成了“武术与舞蹈具有文化意义上的同源性”,但“武术和舞蹈又存在着某种本质上的差异性”。所以,在我看来“去”竞技武术套路的“舞蹈化”取向的核心旨要,就是要坚持标榜竞技武术套路相较于“舞蹈身体语言”而言所存在身体语言上的差异性。使得竞技武术套路语言所表现出的本质特征是“战斗”“格斗”和“搏杀”的情景。概言之,“去舞蹈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运动员在演练武术套路时,传递出纯正的“技击语言”。因为,“舞蹈会说话,讲述的是生活的语言;武术也会说话,传递的是技击的语言”。尽管“武术与舞蹈同为艺术形态,在起源、本体特征和审美等方面都存在着相通和相融,但是又在表达形式、传递内容和审美等方面迥然有异”,所以,抵制和拒绝将舞蹈语言等同于武术语言,来进行竞技武术套路的创新和创造,标榜竞技武术套路语言的“技击个性”,才是我们新一轮中国武术套路发展“去舞蹈化”的真实追求。
 

上图:王岗教授
 
  总之,在当下人们对中国武术“聚讼纷纭”的状态下,在我们标榜“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里,国家武术管理的最高政府权利机构提出了“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去体操化’和‘去舞蹈化’”的发展原则,应该是一种明智和科学的选择。这种选择,正在给我们所有关注和关心中国武术发展的人们点燃起新的希望,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责任。也因此,更加要求我们能够在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中国武术的身体文化特性,把握好中国武术技术应有的价值、功能尺度,才是做好竞技武术套路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底线”。
 
  也唯有这样,我们才可找回竞技武术套路发展中失去的“武”,才会实现学理意义上的“去体操化和舞蹈化”目标,才会重新建构起竞技武术套路彰显“武”的新的技术体系。最终实现使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更具有中国意蕴、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目标。
 
  竞技武术套路要姓“武”,我们期待着,我们祝福着!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武术的发展能以这一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会议召开为契机,在这一热搜的“热度”不断发酵和延续中走向美好的明天,最终实现入奥梦想和服务于全人类的文化繁荣的美好目标。
 

  作者简介:王岗,博士,教授,武汉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武术文化与发展。)



【本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发布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须注明稿件来源。投稿邮箱:fabugov@163.com】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