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岗说武术】对实现太极拳促进健康的技术要领之思考
2020年02月06日   18:15 | 来源:中国发布网
  对于太极拳促进健康的价值和作用,在这个有充足闲暇的春节假期里,人们有了更多深入的反思。无论是个人朋友圈还是媒体公众号,都充斥着有关太极拳促进健康理论和实践的信息,一时间太极拳被放大和重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无疑是太极拳科学价值被挖掘和认可的一次史无前例的契机,也是太极拳文化再出发的一次无可替代的发展之机。


上图:邱丕相教授题《王岗教授太极拳感悟语》
 
  因为,在过往的一个世纪里,由于我们对西方体育的科学性、先进性、时尚性的膜拜,直接导致了我们对自己民族身体行为文化在认知上出现的“偏颇”。这种表现也同样反应在对“太极拳”的认知方面。也因此形成了太极拳就是“老弱病残”者的运动项目这一刻板印象。尽管这些年国家行为对太极拳的全民普及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和成绩,但也出现了“太极拳体育运动化”的流行和风靡。这种流行和风靡表现出的结果,就是会太极拳动作和技术的人数急剧增长,拿奖、获奖的人数也几何式增多,“美的太极拳”参与者不断增加。加之,健康促进科学家又不断地提出“太极拳可以极大化地促进人的健康”“可以修复人的不健康身体”“可以实现对人不健康身体的矫正”等诸如此类的结论,使得太极拳的健康价值在现代科学理论和手段的考量下,得到了不断地证实。
 
  可以肯定地说,太极拳具有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强大功能,具有抵御人类疾病和防范人类疾病产生的正向价值。


上图:王岗教授在传授太极拳


上图:王岗教授在传授太极拳
 
  但从现有习练人的练习状态来看,我们的确还没有很好地掌握其中促进健康的奥秘,更多的习练者只是将其当作体育锻炼的项目来参与,来习练。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只把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文化阐释立场有关。


上图:王岗教授的博士张长念副教授在国外传授太极拳
 
  如今,我们把太极拳看做是一种“治未病”的手段来更新审视,我认为提升太极拳促进健康的价值作用和功效,对于普通习练人群而言要重点抓住三个方面的技术环节。
 
  其一,必须掌握动作与呼吸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习练过程中,必须保持技术动作与“呼吸”的协调配合。在这里就我的理解提出具体做法:当做朝向身体躯干的运动时,要配合“呼吸”中的“吸”;当身体运行是朝向躯干外时要配合“呼吸”中的“呼”;当身体行为为“提”时,呼吸行为应为“吸”,当身体行为是“下”和“降”时,呼吸行为应为“呼”。“吸”要自然,吸入丹田为最佳;“呼”要舒坦,要彻底为最佳。只有这样的呼吸配合,才可提高太极拳的健康促进作用和价值。
 
  其二,在太极拳的演练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虚实之分。尽管太极拳拳论中极力强调动作连绵不断,但我还是认为在练习过程中应该虚实分明。习练者要有明确的虚实运动感觉,不可只为连绵不断而忘记了虚实分明,也就是说在练习过程中要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意识。反之太极拳对人类健康促进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实”要踏实,一“实”撑全部,一“虚”显灵动,特别是在腿部的前后左右转化移动中尤为重要。邱丕相教授也指出,分清了虚实,才能“逢转必沉”,沉则使胸肩肘腕松活,动作才会圆活连贯,节节贯串。如此才可以达到钟南山院士所给出的太极拳促进健康的效果。
 
  其三,在太极拳的习练过程中必须有肢体关节的螺旋意识和行为。螺旋技术环节是所有太极拳的共性所在,因此,对于习练者而言,将螺旋技法应用于自己整个的习练之中是必须贯彻的技术要义。只有将身体的螺旋运行贯彻到每一个动作里,使得身体的各部分都能在一个圆心支点的引领下随意内旋和外旋,才是节节贯通的拳论要求。如此,就可使关节灵活:手的螺旋使腕关节灵活,手臂的螺旋使肩部灵活,脚的螺旋使踝关节灵活,腿的螺旋使髋关节灵活。从而,太极拳对于人体全面健康的促进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总之,就太极拳的健康促进价值、意义和作用的提升,在我看来需要达到以上三个方面的落实,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反之,就只是一般体育运动锻炼之效果了。
 
 
  (作者:王岗,武汉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北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编辑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