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看见” 我们奔赴下一个现场
2021年11月08日   10:14 | 来源:晋中晚报




















 
  迎着初雪的冷冽,第22个记者节如约而至。
 
  11月8日,是新闻人的节日。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能“产生信息、传播信息”的时代,我们书写进步与变革、探寻真相与事实、记录温暖与成长、守望公平与正义——我们坚守新闻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笔和镜头记录真实、拨亮心灵的灯火、传递温暖和力量。
 
  选择“看见”,我们触摸时代脉搏,记录进步;深入基层一线,见证发展;感知社会冷暖,传递民声……我们将脚下的泥土变成报纸的墨香,把心中积淀的真情化为鼓舞人心的力量。
 
  新闻人永远在现场,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
 
  今天,我们为您分享新闻人的故事。明天,我们重整行囊、奔赴下一个现场!
 
  传递温暖——爱心助农在路上
 
  11月4日,1000公斤三台酥梨送到晋中日报社参与爱心团购的干部职工手中,大家争相卸货、分发,传递着助农爱心,接续着帮扶正能量。
 
  这一温暖场景,是本报爱心助农行动最新的留影。国庆节期间,一场多年不遇的强降雨,让我市农业生产严重受灾,太谷区三台村酥梨有三分之一未来得及采摘。着雨后的酥梨不能长时间储存,加之受疫情和降雨影响,采购酥梨的客商寥寥无几,百万斤酥梨面临滞销困境。
 
  得知此消息后,本报第一时间安排记者采访,并及时刊发稿件《好梨咋就没个好行情》。一时间,三台酥梨增产不增收的消息,在线上线下得到快速有效的传播。同时,社党组向晋中日报社干部职工发出爱心倡议,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团购三台酥梨,解梨农燃眉之急。全社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因此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采访中,当记者看到果窖里成堆的梨和农民愁眉不展的面容时,心情是极其沉重的。他们起早贪黑忙碌,却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靠天吃饭,一场降雨就能让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好在三台村有个一心为民的“领头人”,正是他的奔走呼吁引发媒体关注。我们的报道得到广泛传播并引发连锁反应,在多方力量的齐心协力下,仅用7天时间,滞销酥梨就售出35万公斤!
 
  爱心助农,本报始终在路上。榆社黄杏无人采摘、东阳白菜滞销、左权猪肉积压难售……助力农民解决困难的背后,总有本报记者奔走的身影。
 
  经历过后,记者也深刻感悟到:只有行走在一线、扎根在基层、活跃在现场,我们才能够感知社会百态、了解群众需求、传播人情冷暖,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一份希望。
 
  一斤梨、一颗白菜、一位农民……当我们走近一个个凡人琐事时,挖掘出事件折射出的大能量、大视野,才能用饱蘸情感的笔写出最动人的故事、温暖更多人的心灵、凝聚更强大的力量。(闫晓媛)
 
  扶危济困架桥梁
 
  2016年1月,我采访了一位白血病女孩的父亲郭双牛。
 
  郭双牛的女儿郭秀琴,是灵石第一小学的一名学生。2015年12月24日,小秀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确诊患上“急性髓系白血病”。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全家人陷入痛苦绝望之中。
 
  爱女之心人皆有之。为了给女儿治疗,郭双牛四处向亲朋好友筹借钱,但这只是杯水车薪。眼睁睁看着女儿躺在病床上,一天天承受着病魔带来的痛苦,低烧、高烧、呕吐、药物过敏、大量脱发……郭双牛的心都碎了。他说:“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只要能筹到治疗费,我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女儿生病后,郭双牛做了一个电子版的情况说明,把女儿的病情和大幅照片放在上面。作为父亲,那段时间他一遍遍地向周围的人讲述女儿的病情,不厌其烦地恳请人们伸出援手救孩子一命。他的所作所为,深深触动着我,让我看到父爱的伟大,更感受到他所做的一切其意义已超越生命本身。
 
  为帮郭双牛完成心愿,我联系到郭秀琴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说:“就算每人捐助1元,也有希望救助一个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孩子!”随后,郭秀琴就读学校的师生纷纷为其捐款。
 
  稿件见报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本报表示,郭秀琴的情况符合申请“小天使基金”的条件。在市红十字会的协助和指导下,郭双牛提交资料并成功申请到救助金。这次采访,让我意识到手中这支笔的力量,也让我深深明白:身为一名新闻记者,理应心存大爱。
 
  我们的报道,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与爱。多年来,本报开设“爱心救助桥梁”栏目,为需要救助的群众搭建平台,之后又与市红十字会携手寻找“最需要救助的人”。3年来,经过本报记者的深入采访、深度报道,已有超过100名家境困难且身患重大疾病的群众得到市红十字会的救助。(张凯鹏)
 
  记录发展——光彩绽放电影展
 
  5年时光里,本报记者见证了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每一次光彩绽放。5岁初成长,电影展很年轻,却足够亮眼。守于斯,作为晋中本土媒体记者,除了做好专业报道,更多了一份对美好的期盼,希望她越走越矫健。
 
  犹记得,第一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宣传语:“平遥元年”。对此,电影展创始人贾樟柯这样解释:“这是我们的第一届电影展,但实际上我们更愿意称她为‘第零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还十分青涩,不够成熟,还会经历一次次实验和试错,但至少我们迈出了第一步。”的确,在平遥这座小县城举办一个国际电影展,这在全国还是首例,而她也是继上海电影节、长春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丝绸之路电影节之后,第5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国际电影展。
 
  电影展是“第零届”,报道电影展的本土记者同样是“零起点”。如何报?报什么?从不知所措的陌生,到点、线、面的深挖;从首映、论坛等活动报道,到电影展背后人物的采写,再到观察事件背后的新闻,记者的报道内容和方式在不断创新。因此,除了活动本身,我们还看到了诸如《从平遥国际电影展看我市文旅产业大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相融》等关联报道,让读者不仅看到了电影展,也看到了平遥、晋中文旅融合的尝试和改变,看到了文化品牌给予平遥、晋中、山西的影响。同时,作为本土记者,我们的采访更具针对性,张艺谋谈晋中、李沧东谈平遥等报道,让更多人有了地域带入感,借电影展传播了地域特色。
 
  从平遥出发,向未来出发。连续举办5届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在不断革新中蜕变,进而在国内外掀起一股“山西波澜”。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是平遥国际电影展的重要使命和价值体现,作为记者,我们希望通过对电影展的报道更加真实、立体、全面地传播平遥、传播晋中、传播山西。(史俊杰)
 
  唱着民歌奔小康
 
  民歌搭台幸福来。从2019年到2020年,本报记者聆听了左权民歌汇面向世界的第一声啼叫,也见证了她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的成长。
 
  以民歌为媒,革命老区左权县迎来“高光”时刻,国内外歌手云集盛会、向山而歌,山城左权成了民歌的海洋,民歌艺术、中外文化在这里完成交流与融合。驱动民歌汇这一发展引擎,左权县掀起脱贫攻坚、城乡建设的新高潮,老区人民唱着民歌奔小康,也奔向道路通畅、环境宜居、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新生活。
 
  两届左权民歌汇,本报记者始终坚守一线。面对人手紧、任务重的困境,我们采访、写稿,拍照、处理图片连轴转,忙的时候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只为更好地为读者呈现第一现场,以高质量的报道反映比赛盛况。尽管身处夏季,举办场地左权县莲花岩景区的气温却直逼深秋。穿着棉衣看比赛,我们感受着天下民歌唱左权的自豪,也感受着全世界民歌手和当地群众对民歌文化火一般的热爱。
 
  在左权民歌汇的采访报道中,我们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从前期的准备到赛后反响,量多、质优的新闻报道见证着左权民歌汇为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带来的变化。2020年左权民歌汇期间,本报以68个版的大容量,以92篇、13万字的高质量稿件,以聚焦精彩瞬间的100多张照片,全面呈现了左权民歌汇的盛况、反响和效应。
 
  通过收录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我们传递省委、市委倾心打造这一文化品牌的高瞻远瞩;通过记录民歌汇的火热赛况,我们展示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华彩交响;通过呈现左权因民歌汇带来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风貌等方面的变化,我们揭示左权民歌汇为左权、晋中、山西带来的机遇,对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促进。
 
  未来,我们期待与左权民歌汇的再次“相遇”,用笔和镜头记录她为左权、晋中、山西带来的每一点影响和每一次蜕变。我们将继续为世界呈现一个更精彩、更多元、更加开放包容的晋中。(张莉芬)
 
  强化策划——营造氛围创文明
 
  7月30日,晋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召开,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打好这场攻坚战。为了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本报从8月开始,开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专版及相关栏目,采写刊发了一大批鲜活的新闻报道,推出一系列精心打造的栏目稿件和专题版面。
 
  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在修改和编排稿件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来自全市的昂扬动力和能量,看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视和努力。在版面设计上,我们采用与稿件内容贴近的元素与背景,突出文明主题。在头版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也下了很大功夫。比如8月23日的头版,封面主题是“文明城市,你我共建”。为了更好地展示主题,编辑运用城市漫画作为背景,用道路元素分割划块,将志愿服务、慈善行动、美丽指数3个内容嵌入城市漫画中,展示出现代文明涵养城市的根与魂主题。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主题报道中,本报编辑不仅参与了新闻编排与出版工作,还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8月22日,“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在行动”大型创城志愿活动在市城区展开。晋中日报社的部分党员编辑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其中。活动结束后,大家深有感触,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志愿者,真正地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这本身就非常有意义。参与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做了有意义的宣传,也学到了不少交通文明常识,加深了对交通文明的认识。今后,我们将更多地参与进去,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本报自开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专版以来,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方面做出的努力。截至11月5日,已刊登“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专版29块,刊发新闻报道(包括摄影报道)88篇。(张颖)
 
  “绣花”功夫精准细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每遇党政大事,在记者认真做好采访报道的同时,也离不开“幕后英雄”——编辑的精心编排。二者的完美契合,使报纸更具可读性和传播力。
 
  以今年9月召开的市第五次党代会为例。在党代会召开前,按照报社编委会的统筹部署,采访、编辑两大中心采编人员进行集体研究,精心策划;采访中心提前10天介入采访,以丰富的内容为市党代会预热;编辑们早早拿出合订本,重温上一届市党代会报道精髓,研究本届市党代会的编辑理念。市党代会召开期间,编辑与记者通力合作,针对记者采写的内容,编辑全力以赴制作和加工版面,一方面保持了时政版面庄严大方的风格,同时赋予专题版面活泼与灵动。白天,记者采访写作,交稿时间往往延迟到当天下午甚至晚上;晚上,编辑中心灯火通明,拿到稿件的编辑们针对不同稿件开始“绣花”——编辑、排版、精加工、校对、核稿、再修改、再校对,直到签完大样,才能松一口气。
 
  每年的市“两会”和五年一届的市党代会都是重大会议报道,必须非常严谨认真,既要吃透弄懂会议传达的精神,也要反复核实稿件中涉及的具体内容,更要通过灵活的版面形式直观地将相关政策、精神传达给广大读者。对于编辑来说,每一次重大活动,都是一场硬仗,需要时刻绷紧神经,坚守“把关人”的职责,全力以赴做好宣传报道,传达好会议精神。
 
  从生疏到熟悉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通过一次次重大“战役性”报道,编辑积累了很多经验,如提前设计版式、策划报道内容,与记者加强联系、反复沟通核实,活动后总结经验。
 
  让编辑们幸福感爆棚的是:每一次挑灯夜战,都是一次个人能力的提升;每一个披星戴月的日子,都是对这份工作的致敬;每一张散发着油墨馨香的报纸拿到手里时,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闫淑娟)
 
编辑:赵永平
审核:卫奎狮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