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余头白子国文化探寻之旅》小石桥小石桥其实不是桥,而是我的老家在集体经济时代乡亲们出工派活、歇息纳凉的一块场地。 我的老家在挨着山由5个自然村组成叫做观音山的大营村,世世代代享受着从观音山里涌出的龙王水的2019-08-29 来源:中国发布网 作者:余述祥
-
《老余头白子国文化探寻之旅》书香伴我行问香有几许,花间一壶春。那有着超凡脱俗味道的书香,只有爱书的人才能体会。我时常想,在我感到孤寂落寞时,能陪伴我的,那莫过于书香了。那一页页洁白的纸的前世,都是吸收了日月之精华,就像道山佛地的一株株仙草,等待着羽化成仙的一天。那一棵棵参天的大树,在历经脱胎换骨的洗礼后,承载着光荣使命,汇聚成册,散发着淡淡的书香,静静地陪伴着人们 我第一2019-08-28 来源:中国发布网 作者:余述祥
-
《老余头白子国文化探寻之旅》花鱼洞观鱼离弥渡德苴乡政府东北约9公里的峡谷中,绿树如荫,山花遍地,鸟语声声,山环水绕,崇峦起伏、曲径通幽,独特的地理环境锻造出了一方胜境花鱼洞。 花鱼洞,虽不是那样的闻名遐迩,人人2019-08-25 来源:中国发布网 作者:余述祥
-
《老余头白子国文化探寻之旅》德苴胜景花鱼洞离弥渡德苴乡政府东北约9公里的峡谷中,绿树如荫,山花遍地,鸟语声声,山环水绕,崇峦起伏、曲径通幽,独特的地理环境锻造出了一方胜境花鱼洞。 花鱼洞 花鱼洞,虽不是那样的闻名遐迩,那么的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然而,凡是游览过花鱼洞、领略过它的神奇魅力,投身过它怀抱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赞美它,念念不忘它不同寻常的好、尘纤不染的静和超凡脱俗的美。有2019-08-24 来源:中国发布网 作者:余述祥
-
《老余头白子国文化探寻之旅》黄粉下酒越吃越有到了弥渡,有一种美味是不得不尝的,那就是寅街黄粉。说寅街黄粉,你可能会说那算么么东东,这稀豆粉到处都是。这你就大错特错啦,弥渡寅街启官营黄粉历史悠久,早在400多年前就以制作工艺的独具特色和鲜、嫩、爽的色香味,美名扬四方而传承至今。 旧时大家吃黄粉是围筛而坐,人们给吃黄粉起了一个好雅致的名字上月亮馆。现在的寅街黄粉上了宾馆酒店的餐桌,很受2019-08-22 来源:中国发布网 作者:余述祥
-
《老余头白子国文化探寻之旅》到了弥渡不能不吃弥渡卷蹄卷蹄是弥渡美食的头牌名片。五百年一种吃法。 盒装卷蹄 弥渡卷蹄古为清廷皇家贡品,御膳房的佳肴。相传,清朝年间,弥渡一位赴京赶考的学子,带了一罐卷蹄到京城,被一些学子有幸品尝后倍加赞赏,后来竟惊动了皇上,御口亲尝弥渡卷蹄,并降旨列为朝廷的贡品。现如今,弥渡卷蹄获第三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云南省历届旅交会、大理三月街、巍山特色小吃节最受欢迎2019-08-19 来源:中国发布网 作者:余述祥
-
《老余头白子国文化探寻之旅》美食中的年味米花大圆糖,包裹着浓浓的年味。 米花大圆糖,那是弥渡的独门年货,也是春节家家户户必备的最有年味的年货。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过年前随大人到集市上去赶尽头街(年货街),总是一双2019-08-17 来源:中国发布网 作者:余述祥
-
《老余头白子国文化探寻之旅》美味弥渡野生菌品尝美食是一种乐趣。 热爱美食的人,定是热爱生活的人。平民的、贵族的、味厚的、清淡的、麻辣的、鲜香的,一切有美食的地方,都是目的地。 雨季,到云南弥渡来旅游是一个不俗的选择,这里将会为你上演一场最时鲜最生态的野生菌盛宴。 地处滇西北八州市交通要道的弥渡,山峰林立,江河纵横,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类型植被、土壤以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2019-08-16 来源:中国发布网 作者:余述祥
-
《老余头白子国文化探寻之旅》华丽端庄的弥渡彝族服饰华丽端庄的弥渡彝族服饰,那是岁月刻下的印痕,劳动创造的美丽,让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来欣赏创造的美丽。 彝族是弥渡的世居民族,占弥渡县总人口814%的近三万彝族群众,主要聚居在弥渡境内的清水沟、金岗、高坪、多祜、瓦哲、五台山等6个彝族村委会和最南端的牛街彝族乡以及散居在红岩镇的理卫、吉祥、大营,新街镇的西河、新胜,德苴乡的青云、太平等地。在漫长2019-08-14 来源:中国发布网
-
《老余头白子国文化探寻之旅》哀牢秘境牛街村泰山崖巍耸,百年古树苍,神鱼嗑葵香,秘境哀牢藏。在弥渡县最南部,距离县城70多公里,位于三州(大理、楚雄、普洱)四县(弥渡、南华、景东、南涧)交界的哀牢山深处,青山绿野中央2019-08-13 来源:中国发布网